2018年春节临近,年味越来越浓,近日,云南楚雄网记者一行前往禄丰县广通镇开展“新春走基层”采访,和这里的基层群众进行了零距离接触,记录春节前夕群众热热闹闹迎春节的身边故事。
忙排练 过个欢喜“文化年”
记者来到广通镇董井公园,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一支支民间业余文艺队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节目,队员们穿着漂亮的服装,以满腔的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节目的排练之中。一遍又一遍地规范动作、对台词,敬业精神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演员,镇文化中心的干部还不时指导着他们。原来,他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文艺演出做准备。
《开门红》、《江山如画》、《共筑中国梦》……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让人目不暇接。有的高歌赞颂十九大、有的歌唱家乡美、有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百姓们用歌声唱出对美好生活的感恩,舞出欢天喜地的“文化年”。“广通镇共有民间文艺队53支,来自老年大学的就有28支,节目都是村民们自编自演的,今年将有近30个节目在春节期间上演。这不仅是村民拥有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体现。”广通镇老年大学校长张建平说道。
回春文艺演出队是28支老年文艺队中的一支,见记者一行到来,队员们停下排练向记者围拢过来,纷纷向记者介绍她们的演出“成绩”。队长张科明说:“我们的队员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老年人,演出的节目都是自己编排的,赶上了新时代,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宣传十九大,传播正能量……”
迁新居 开启幸福新生活
“能在春节前搬进来,在新房里过个舒服的春节,太高兴了。”2月9日,距离春节还有6天,禄丰县广通镇田心村中村的村民李树泉一家沉浸在乔迁新居的喜悦中。
记者走进李树泉家,只见宽阔的院子平整干净,一栋二层的白色洋楼伫立其间,二楼的落地玻璃窗映衬着绿树青山,显得格外耀眼。“这是客厅……那是新买的彩电……从这里可以上二楼……”李树泉热情地邀请记者进家参观,一边说着一边泡茶倒水招呼着,脸上难掩喜悦。
李树泉一家是本本分分、朴朴实实的农民,曾经家里的房子是矮旧的平房,盖一栋小洋楼成了李树泉一家的愿望。李树泉一家半年在外务工半年在家务农,靠着勤劳的双手,在国家安居工程的扶持下,去年6月开始动工盖房。今年2月,他终于把家“安”起来了,算是圆了安居梦,也是给全家人的新春礼物。
“今年我们村像李树泉家一样的农户不在少数,好几户都盖起了小洋楼,大家赶在春节前乔迁新居,都想在新家里迎新春过个欢喜年,看到大家勤劳致富,靠着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日子,真是打心里高兴哩!”田心村中村村民小组长沈洪彩说。
据悉,2017年来,广通镇干部群众一条心,认真抓实精准扶贫工作,全镇干部职工及各级下派工作队员几个月来取消双休,真抓实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实效。目前,田心村已实现脱贫出列列。
办婚宴 淳朴乡邻闹热彝家院
春节前是农村举办婚宴、乔迁宴的黄金时段。2月9日,田心村中村迎来了一场“盛事”,这一天是李旺春娶媳妇的大喜日子。下午,巧遇婚宴的记者一行,被热情好客的彝家人拉到李旺春家做客。
记者看到,四邻八乡的亲友们汇聚到院里,大家手拉着手,伴着歌声跳起了左脚舞,欢歌笑语响彻山间,冬日的暖阳映衬着人们喜悦的笑容,一派祥和的景象。李旺春一家忙着迎客,看到记者一行热情地往家里拉,又是倒茶又是发喜糖。下午6点,宴席开始,乡邻们高兴地围坐在大圆桌前,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肴陆续上桌,牛肉、猪肉、鸡肉,各类山茅野菜应有尽有,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
饭后,新郎新娘一家在家门前合影留念,亲友们围在一起聊天话家常,前来祝贺的乡亲们又跳起了左脚舞……
砥砺奋进 开启新征程
记者了解到,2017年来,广通镇面对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决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来对待,以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的责任担当,抓好脱贫攻坚工作。一年来,广通镇聚焦田心贫困村整村脱贫出列、全镇341名贫困人口脱贫退出目标,引导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努力增加家庭收入,全年累计兑付产业扶贫资金83.2万元,发放扶贫贷款619万元,实施“四类对象”C、D级危房改造及拆除重建156户。目前,田心村10有指标已达标,如期脱贫出列;全镇92户341名贫困对象达到6有标准,如期脱贫退出。
在镇政府大院,记者遇到了镇党委副书记张曼娇。据她介绍,2017年年底以来,广通镇全体干部职工取消了双休,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为2017年收好尾,开启2018年的新征程。张曼娇说:“2017年,广通镇各项目标任务已圆满完成。春节期间,我们已安排好值班人员坚守岗位,新的一年,我们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发展振兴、激发项目带活力等方面着力,推动全镇发展,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继续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克难奋进,为实现和美广通目标而继续奋斗。”
记者 邱君竹 李成林 实习记者 高秋红摄影报道(楚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