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一颗绣花针,一绣千年。在彝人古镇的彝天地“彝彩”文化展示馆,近百套彝绣、彝族服装服饰精品吸引了往来宾客的驻足欣赏。
群众参观建州60周年名优新特产品展 记者 王洪 摄
用大地做绣片、用彩虹做丝线、用山川做图案。彝族刺绣是浩如烟海的彝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朵耀眼的奇葩,勤劳勇敢的彝人先民们,一针一线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世间万物的思考,融入刺绣、展示于服饰,特有的传统习俗与彝绣、彝族服装服饰相生相伴,成为彝家人独特的文化符号和记忆。在展览馆中,不但有价值极高的彝族传统服饰、老绣片,还有将彝绣与日常用品相结合的挎包、帽子、挂件等。宾客和游人注意到,凡是生产生活中能见到的事物,彝绣都能将之变为具体或抽象的图案,并注入彝族审美文化的绚丽芬芳。
楚雄有彝族人口77万人、13个支系,涵盖全国彝族的六大方言区,不同人居环境、自然环境,形成了楚雄彝族各支系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本次展出的彝族服装精品从常装到盛装、从传统到时尚一应俱全,全面展现了楚雄彝族服饰的演变历程。在草蓑衣、皮褂、毕摩服饰等经典服饰展台前,游人纷纷合影留念,感受着博大精深的彝族文化。
在展出彝绣、服装服饰成品的同时,主办方还邀请到数十位楚雄各地的著名绣娘、彝绣文化传习人,身着彝族精美服饰,现场进行彝绣技巧的展示,阳刚厚重的红、黄、黑三大彝族传统审美元素,在绣娘们的针尖下变化得风情万种、绮丽妖娆。通过亲身近距离的直观感受,大家对绣娘们的心灵手巧和彝绣的巧夺天工叹为观止。“服饰是写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艺术。楚雄彝族服饰图案丰富、风格多样、美观大方,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楚雄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悟。”来自四川的游人吴铁峰说。
云南楚雄网 记者杨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