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市城管局以“打造精品城区、建设美丽家园”为目标,着眼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规范化、长效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市容环境。
坚持“五持续”,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结合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对老城区54条主次道路及58条背街小巷的占道经营、 13个农贸市场和校园周边市容环境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持续实施合理疏导。按照“主干道严禁、次干道严控、小街巷规范”的要求,推进便民疏导点建设工作,在老城区设立3处临时便民疏导点,摊位170余个,将“马路市场”和流动摊贩规范至疏导点有序经营;持续落实广告规划。认真开展户外广告、门头店招、条幅布幔等专项清理整治,确保广告规划向“齐、亮、美”标准拓展;持续规范停车管理。为缓解“行车难、停车难、行路难”问题,结合楚雄市实际,本着科学、合理、便民的原则,在老城区共施划停车泊位2033个,采取“市场化经营”模式,实施停车泊位收费市场化运作;持续开展创建工作。结合“六城同创”及城市管理示范街等各项创建工作,统筹安排、整体推进,努力实现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由点向面发展、由量向质提升。今年计划在老城区创建示范街10条,目前已创建3条,市容面貌焕然一新。
采取“四推进”,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全面实施市场化保洁全覆盖,将市区558.5万平方米道路、57座免费公厕等实施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覆盖率达100%;推进保洁机械化。投资2000余万元购置环卫清扫保洁车辆454辆,对城市道路实施机械化清扫保洁作业,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93%;推进垃圾收运密闭化。建设垃圾房13座,设置垃圾桶点340个,购置垃圾桶2590只、果皮箱225只、密封式钩背式箱体14个、垃圾收集箱24个,密闭、环保、高效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基本形成;推进垃圾处理无害化。投资3.5亿元的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后,有效提高了城市生活垃圾及渗滤液“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处理能力,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善。
实施“三强化”,空气质量大幅提升。强化建筑工地“五率”。加强源头管控,大力提高建筑工地围挡设置率、出入口硬化率、冲洗设备设置率、道路清扫率、运输覆盖率;强化管理措施。建立管理档案,执法人员加大城区各建筑工地监管及扬尘防治服务和指导工作力度,并通过城管数字化监控系统对重点建筑工地周边实施监控,对未落实扬尘防治和措施的工地,下达整改停工通知书;强化渣土运输。在重要路段设置检查卡点,要求渣土运输车必须按指定路线做到密闭行驶,杜绝抛洒、滴漏等造成路面二次污染,空气质量和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杨国红 (楚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