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楚雄频道/ 要闻
彝州用血安全再添新保障
2018-06-14 14:55:20   来源:云南网-楚雄日报
分享至:

  血液安全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对预防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楚雄州中心血站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楚雄州九县一市的血液采集和血液供应。保障全州人民群众抢救、治疗临床用血安全是州中心血站的重要职责,更是其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

  从血液的采集、检测、保存、运输、成分制备,直到医院临床输血抢救、治疗患者时,血液输入至患者体内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层层把关,层层保障安全。其中,检测是最为重要的关口之一。

  过去,州中心血站采用的筛查策略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病毒抗体或抗原进行检测筛查。随着试剂灵敏度的不断提高,经输血传播病毒的风险已降至很低,但是,由于人体从感染病原体后,到病原体或病原体抗原或抗体被检测出来还有一段“窗口期”,如果献血者感染病毒后献血,该血液在检测时正巧遇上“窗口期”未能检测出来,临床使用就会导致受血者感染病毒。“窗口期”过长是临床用血安全的一个较大隐患,缩短输血感染“窗口期”,则一直是保障用血安全的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州中心血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核酸检测全覆盖”的要求,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于2017年5月8日实现独立开展血液核酸检测。这一方法通过直击病毒的DNA或RNA结构,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相应病毒的核酸分子片段,有效地缩短了病毒感染“窗口期”。乙型肝炎病毒“窗口期”由原来的56天缩短到34天,丙型肝炎病毒 “窗口期”由82天缩短到23天,艾滋病病毒 “窗口期”由22天缩短到11天, “窗口期”分别缩短了40%、72%、50%。

  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截至2018年5月,一年时间内,州中心血站对无偿献血的22611例无偿献血血液标本同时进行了酶联免疫法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在22611标本中,ELISA法检测均为阴性,但经核酸检测出10例HBV-DNA阳性,此10例来自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有很大几率是处于“窗口期”。

  事实证明,通过运用具有更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核酸检测,为用血安全再添了一道新保障,大大降低了输血风险,也让我州的用血安全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下一步,州中心血站将继续为保障用血安全而努力,让群众用上安全放心血,为建设健康楚雄添砖加瓦。

  楚雄州中心血站检验科

责任编辑: 赵黎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