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
脱贫攻坚在楚雄
“六月杨梅已满林,初凝一颗值千金。”近日,记者来到大姚县赵家店镇紫丘移民新村,这里的杨梅已熟透,紫红色的杨梅缀满枝头,林间飘荡着醉人的清香,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人前来采摘。
“今年雨水充沛、气温比往年偏高,杨梅比去年早熟一个星期。”紫丘村党支部书记杨万亮介绍,紫丘村地处赵家店江底河谷底,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非常适合杨梅的生长。“我们村的杨梅个头大、色泽好、汁液多、酸甜适口,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移民4年,紫丘新村移民的幸福生活与搬迁前金沙江畔七棵树的贫困生活相比,无异于天翻地覆。2013年12月,由于观音岩水电站建设需要,大姚县铁锁乡七棵树村委会7个村民小组90户316人从金沙江畔搬迁到紫丘村,住房由过去破旧凌乱的土瓦房、茅草房、石头房,变为整齐划一、钢筋混凝土建筑的花园式“大别墅”。
由于党委、政府超前谋划,将原来由赵家店镇经营、已进入盛果期的95亩杨梅园作为移民村的特色集体经济,无偿划拨给移民村。2015年,又扩种60亩转租给客商经营,移民村坐地收取租金,移民以人头份额参加集体分红。
丰收喜悦写在村民的脸上,今年51岁的李玉英是紫丘村的傈僳族农民,搬迁前家里4口人就依靠3亩薄田维持生计,生活十分困难。这几年,日子好过了,李玉英脸上的笑容多了。“树的所有权是村里的,但是交由承包的老板来管理,大部分的收益归我们。”李玉英高兴地说:“去年杨梅大丰收,我家每个人分得500元,四个人收入2000元。今年的产量比去年更高,收入肯定还要更高。”
“这里的杨梅都是原生态的,口感纯正,果味甘甜,村里还酿杨梅酒,酸甜酸甜的,很好喝。带着孩子一起来体验采摘杨梅的快乐,返程打包一些给父母品尝,是一次很不错的出游体验。”四川游客黄先生说。杨梅基地里管护工人正忙碌着,其中的普家亮说:“这里的工人大多数是村里的移民,这些年大家都在这里打工,我家三口人一天可苦得200多元,一年下来再加上分红的钱,比以前真是好过多了。”普家亮边忙着手里的活边告诉记者。
据杨万亮介绍,目前紫丘村88户296人全部都有杨梅基地的股份。此外村民们在杨梅园打工,每年又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相信随着扩种的60亩杨梅树逐渐进入丰产期,紫丘村村民们的“甜蜜”增收路也将越走越宽广。
记者 钟朝功 通讯员 梁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