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永仁维的乡的鲁村 “黄土地”变“金土地”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09日 11:02:42  来源: 云南网-楚雄网
分享至:

  走进永仁县维的乡的鲁村,一棵相传有百年树龄的大椿树映入眼帘,大椿树下的黄土地上,板栗、烤烟郁郁葱葱,一座座整齐划一的大棚正加紧建设,壮观的光伏电站犹如一张巨幅画卷,映衬着欣欣向荣的大地。近年来,这里通过引进太阳能光伏发电企业,有效带动了村集体、村民以及企业的共赢发展,原本贫困的落后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村民殷康家,一家人正忙着剥豆角。2013年,村里把集体荒山出让入股给两家公司建设光伏发电厂,他家获得了5万元的征地费补偿,靠这笔资金,他家发展起了烤烟、板栗等产业,现在家里不仅盖起了新房,还购置了小汽车。殷康说:“以前不搞光伏的时候,山上虽然有几棵树,但不赚钱。他们来建光伏电站以后,赔偿了不少的钱。这些钱拿来发展产业,让我们增收致富成了现实。”

  光伏电站的建设,也改变了同村村民倪应芳一家人的生活。2013年,倪应芳被召入电厂工作,从此,她家每月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

  的鲁村委会辖1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376户1440人,全村耕地面积1739亩,人均耕地1.28亩。的鲁村境内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间2836.4小时,有集体林地3500多亩,闲置多年未开发,没有产生经济效益。2013年,的鲁村两委结合本村实际,依托永仁县委、县政府对外招商平台,先后引进云南华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协和风电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15亿元,以集体山林1500多亩出让入股给两家公司建设了光伏发电厂。通过光伏电站建设,当地一次性获得征地费补偿款77万元。企业按每年每亩100元的标准给予村集体分红,的鲁村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创收15万元。这笔创收,也让的鲁村脱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帽子。同时,两个电厂吸纳了很多当地群众到厂里务工,有力解决了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实现了村集体、农民、企业的互利共赢。

  围绕集约、高效的产业化发展方向,的鲁村除新建100亩蔬菜大棚、建设村级股份合作经济基地外,还引入了齐全农牧集团云南生猪繁育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标准化生猪养殖场。与此同时,村里投资解决村组道路修复、垃圾池、河道休闲场所安装路灯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系列的措施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村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大椿树下的“黄土地”变成了“金土地”,低矮破旧的草房被钢筋混凝土的砖瓦楼房代替,脏乱的居住环境得到整治,“村美水美”成了现实。有形的变化给村民们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实惠,2017年,该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432元。

  (陈礼平 张桂伟)

 

责任编辑:普腾中木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