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要闻 >> 正文
武定县林草局以“绿”生“金”筑富路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7日 14:44:09  来源: 云南网-楚雄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武定县林草局以“绿”生“金”筑富路

  武定县林业和草原局在推进精准扶贫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扶贫先扶智、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为抓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山头地块,开展林业科技运用培训,使林农掌握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木的栽培管理技术,提高经济林果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林果提质增效,为群众铺筑致富路,有效助推生态脱贫。

  近年来,全县在贫困山区共种植核桃62.63万亩、板栗14.27万亩、花椒2.8万亩,但经营管理粗放、产品产出率低、效益差。针对林农在经济林果经营管理中缺技术、缺资金的现状,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的同时,实施核桃提质增效、板栗复壮改造项目,为提高经济林经营管理水平、增值增效提供技术支持及资金保障。从2019年初至今,武定县林业和草原局邀请省林科院、州林科所的林业科技专家以泡核桃螺旋状交替环剥技术、核桃嫁接技术、黄精种植技术为主题,先后在发窝乡、插甸镇、狮山镇组织5场林业科技培训会,培训林农达350人。

  在做好林业科技培训的同时,武定县林业和草原局还抓好林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建设。目前已建立了武定县中沟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核桃产品销售电商平台,年收购、销售核桃鲜果300吨,年销售产值达500万元。近日,与本来生活网签订60吨核桃鲜果订购合同,通过销售反补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通过培训和电商平台建设,既提高经济林果的集约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高投入高产出、优质高效的目标,又让广大林农吃了一颗“定心丸”,免除后顾之忧,放心大胆的发展生产,做强做大林业产业,使之成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

  武定县自1999年正式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来,森林资源得到长足发展。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科技培训、项目扶持、产业带动,将“好生态”与“富百姓”巧妙结合,在种好核桃、板栗、花椒三棵树的同时,多措并举,努力搞好林业产业和生态保护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绿”生“金”的“生态扶贫”之路。

  图为州林科人员在做核桃螺旋状交替环剥技术示范。(杨丽祥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