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元谋县凉山乡的山间,松柏郁郁葱葱,火红的马缨花与纯白的梨花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前人栽树,后人享福,这片老黄梨树是爷爷辈栽种的,现在都还在丰果期,给我们村带来了不小的收益。”指着眼前生机勃勃的梨树林,凉山乡把世者村委会主任陆贵感叹道。
凉山乡属典型的冷凉山区,74.71%的森林覆盖率让这个少数民族乡镇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特别适宜发展生态经济林果。把世者村委会几乎每家都种有黄梨树,少则几亩,多则几十亩,这些果树都有几十年树龄,种出的黄梨果实饱满、色泽鲜黄、口感清脆。
“我们几乎不打理,平时到外边打工,等果子熟了回来采摘一下就可以了,最少的一家每年都能卖到5000元左右。”站在自家的黄梨树下,陆贵娓娓道来:“我们全村有黄梨地1800多亩,黄梨树上万株,每年产量在150吨以上。”
目前,凉山乡种植黄梨4000亩左右,通过党组织领路、党员带头、规模连片示范和大户带头,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以产销合作社方式进行管理。当地还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以林下经济为载体,在黄梨地中发展生态鸡、生态兔养殖,着力打造集生态旅游、休闲、避暑为一体田园农家乐,并线上线下销售有机结合,依托电商平台,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拓宽群众就业和增收致富渠道,走出了一条“绿色+、互联网+、康养+”的融合发展之路。
云南网记者 饶勇 通讯员 杨修明 张聪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