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狮山镇辖30个村(社区)213个自然村305个村(居)民小组,面积407平方公里。2019年末,有户籍人口28672户89384人。狮山镇党委下设32个党总支262个党支部3272名党员。脱贫出列以前,有16个贫困行政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35户13338人。脱贫攻坚期间,狮山镇建设有7个镇级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152户597人;1个县级集中安置点,搬迁全县11个乡镇343户1881人;通过进城购房分散安置全县11个乡镇562户2281人;1个移民搬迁安置点,搬迁安置2个乡镇4个村委会20个村民小组904户3117人。累计搬迁群众1961户7876人。工作中,狮山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搬迁前、搬迁中、搬迁后的主心骨和战斗堡垒作用,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抓核心重引领,搬迁群众解开“心中结”。针对群众“不愿搬”问题,狮山镇坚持书记带头,组建临时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成立工作组,联户包保,深入群众全覆盖宣传动员。帮助群众算清搬迁账,消除思想顾虑,签订搬迁协议。组织群众实地考察,制定符合实际的安置建房、公共设施和产业发展规划。安置点建设过程中,党组织牵头组建建房理事会,群众全程监督项目建设。做到了搬迁项目选择100%听取受益群众意见,公共项目实施100%让受益群众监督,到户措施落实100%确保受益群众参与。通过参与决策、参与实施、参与监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要我搬”为“我要搬”。
建组织强堡垒,搬迁群众有了“主心骨”。坚持“人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全面采集搬迁党员信息,及时转接组织关系。根据党员数量以及人口规模,用组建、联建、挂靠等方式,确保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在搬迁点新成立2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共有易地搬迁点党组织21个,并在两个新社区同步组建了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21个易地搬迁点党组织全部达标。深化“领头雁”培养,搬迁群众中培养储备村组后备干部28名,回引优秀人才6名,致富带头人27名。搬迁群众心向党,26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人。依托“万名党员进党校”,优先轮训搬迁点村组干部、党员,今年在县城对2230名党员开展了3天24学时的培训。加强活动场所建管用,搬迁点按“十有”标准建成9个活动室,6个村史馆。每个支部都有科级干部挂包,认真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基本制度,战斗堡垒作用有效发挥。
脱穷帽拔穷根,搬迁群众唱响“致富经”。把产业和就业作为“能致富”重中之重的举措抓紧抓实,每户搬迁户都有干部因户施策挂包帮扶。安置点一村一品发展产业,杨家村的樱桃和桃,平头山、土掌房的荷兰豆和工业大麻,文笔山、大公山、清净寺的肉牛和黑山羊,都已初具规模。发挥党组织的引领功能,实施“培训1人、就业1人、脱贫1户”工程,每个搬迁劳动力都至少掌握一门实用技能。每个村(社区)都建有就业服务站,配有就业服务人员。加大对接,随时推送劳务信息,定期组织招聘,转移搬迁群众就业3128余人次。开发公共服务岗位,安置点聘用乡村公益岗101人。依托各类企业建立扶贫车间,就近就地提供就业岗位。所有搬迁劳动力都有事干,全面消除了零就业家庭。
优服务强保障,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重视搬迁后的跟进服务,新组建了2个社区、2个为民服务站、21个村民小组。选举产生了居委班子、服务站工作人员、村民小组长,全面开展党务、居务服务。为每名党员设岗定责,亮身份、亮承诺,履职情况接受群众监督。新建了7个卫生室,建成了红土田幼儿园,扩建了大坝山小学,解决了搬迁群众的上学和看病问题。在搬迁点开设超市、小卖部,建红色驿站,解决了群众购物和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建成了篮球场、足球场、戏台等综合文化项目,定期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强治理促和谐,共同建设和美“新家园”。将抓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个搬迁点都组建了三级网格,配备了网格长,每个网格都有党员,明确网格员29人,红土田社区选举楼栋长10人,金沙社区选聘移民工作联络员21人,搬迁点所有人、物、事都在网格中运行。推广使用“一部手机治理通”,处理事项226件。将矛盾纠纷化解的关口前移,在搬迁点建成了纠纷调解室、警务室。选派片区民警挂任党总支副书记,深度参与社会治理。建立定期家访制度,每季度全覆盖走访搬迁户1次以上。每两个月最少召开1次群众大会,引导移风易俗,革除陈规陋习。党员带头,每周周二组织群众开展卫生大清扫,形成了周二集中打扫、保洁员每天保洁的常态化整治机制。每个搬迁点都建立了村规民约,每名搬迁群众都按时缴纳水费、电费、垃圾清运费。金沙社区生产安置用地分配任务基本完成,搬迁户全部建新拆旧,不动产权证办理工作有序推进。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定期评先选优,提高参与度,增强获得感。搬迁群众的法治思维逐步增强,生活习惯明显改变,适应了新家园的新生活。搬迁工作让镇村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各种能力得到增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狮山镇通过抓党建促“易地搬迁组织化”,有效助推了武定县于2019年如期脱贫摘帽。狮山镇各项脱贫指标全面达标,所有农户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14年以来,全镇累计实现3152户12729名贫困人口脱贫、16个贫困行政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23.6%降至2019年底的1.08%。
云南网通讯员 李进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