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武定县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纷纷走进武定县烈士陵园、中共武定特别支部纪念碑、狮子山红军哨等红色基地打卡,就近就便瞻仰红色遗迹,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辈,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红色基地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新宠。
1927年就成立的中共武定特别支部,成立仅一年零六个就遭到了敌人的破坏,但他们探索革命道路的星星之火在楚雄革命行动的征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到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将立足本职,扎实抓好乌东德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相关后续工作,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确保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工作中得到全面落实。”武定县搬迁安置办党组书记刘纯明参观中共武定特别支部纪念碑后感慨说。
1949年,尖山铺战斗在武定境内打响。西进部队3团共打退敌人5次进攻,毙敌100余人,全力掩护红一军、红二军顺利过武定。从此,这座山成为了英雄的山、革命的山。“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勇于牺牲,为革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是我们每名党员干部学习的良好教材。我们要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坚定理想信念,服务好人民。”高桥镇党委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到战斗遗址接受红色教育,感悟初心使命,镇党委书记李文武表示。
在武定狮子山红军哨革命遗址,武定工商联全体人员通过参观红军哨遗迹,寻根红色记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心灵的洗礼,纷纷表示要继承革命先烈遗志,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己衣镇党委把“四史”教育第一课搬到大裂谷红军树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职工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感悟澎湃初心、神圣使命,增强党员干部开拓进取的勇气和力量。白路镇党委以木高古红军标语为坐标,深挖革命老区红色根脉,讲好身边红色故事、开设身边红色课堂、盘活身边红色家底,传承红色基因。
“我们县有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在武定生动实践的故事,有中国共产党与武定少数民族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宝贵资源。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好这些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鲜活的党史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拥抱初心,用心感受,荡涤灵魂。”武定县委常委、武定县党史学习教育办公室主任段海说。
云南网记者 吕瑾 通讯员 武学成 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