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节庆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旅游节庆 >> 正文
底土粑粑:用美味留住乡愁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13:20:13  来源: 楚雄日报

  原标题:底土粑粑:用美味留住乡愁

图为底土村群众在自家小院内做底土粑粑。

  初秋时节,走进双柏县大麦地镇底土村委会底土大村,深深的巷子中,扑鼻而来的阵阵甜香沁人心脾。随便叩门走进一家,巧手的妇人们都在为做中秋节的粑粑而忙碌着。备料、和面、分团、塑形、烤制,每一步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其中。多年来,不管外面的月饼如何变幻,丰富多样,底土人依然坚持做这种朴实无华的月饼,为的是一种味道的传承和思念的寄托。

  底土粑粑是底土大村流传已久的特色食品,属于手工月饼,相传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年中秋节之时,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做底土粑粑。以小麦粉、苦荞粉、红糖、香油等为主要原料,有的还配以花椒粉、草果粉、茴香籽粉等香料糅合发酵,将发酵好的面团过秤,均匀分成面剂子,在特制的圆木板上按压成圆形面饼,在饼上刷上红糖糖浆,撒上一层白芝麻。因为没有烤箱,彝族村民们将面饼放在自家的铝制盆中,经过上下两层炭火慢慢烤制。在工序的最后,等待的时间只需二十分钟,金黄的面饼跃然眼前,扑鼻的香味随之而来。同时,承载的是对家乡满满的记忆。

  烤好的粑粑色泽金黄、入口松软、香甜不腻,掺入香料更是回味无穷,有暖胃保健的功效。虽然没有馅料,外形也并不如市场上的月饼精致可口,但底土粑粑因原生态、纯手工、无添加而受到外界的欢迎,需求也逐步增加,从最初的自产自销到现在的远销各地。凝聚了彝族先民的勤劳和智慧的底土粑粑成为了大麦地镇的特色食物代表之一,从大山深处走向了外界,被更多的人品尝和青睐。

  中秋月圆人团圆,底土粑粑传思念,底土粑粑,用美味留住了乡愁。 (通讯员 张子琼 尹丽雪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