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闸!”随着工作人员启动开关,位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六苴镇石房村委会光伏抽水泵房的发动机轰隆作响,汩汩清泉沿着改造升级的供水管网流入到了该村13个小组的蓄水池。片刻工夫,这股带着阳光能量的清澈水流,便经由四通八达的输水管道,涌入了家家户户,滋润着村民的心田。
据了解,六苴镇作为原滇中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采矿业发达,矿区周边涉矿村民小组的生产生活用水,曾长期依赖矿冶公司供应并承担泵站运行费用。然而,随着矿冶公司停产,维系多年的供水体系骤然中断,群众用水顿时失去稳定保障,重新陷入“人畜饮水困难”与“泵站运行成本高昂”的双重困境。取水难、电费贵,成了实实在在压在群众心头的大石。
人无水不活,业无水不兴。为了有效化解地矿矛盾,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用水问题,在六苴镇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和多方对接下,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应运而生: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大姚县红十字会及六苴镇人民政府共同签订定向捐赠协议,由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拨付资金、六苴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的光伏提水扶贫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以“光”为媒,山高箐深不再挡住潺潺活水。“该项目总投资461.8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光伏提水设施、改造并网供水管网。”六苴镇人民政府副镇长彭映平介绍道,“它成功破解了5个村委会21个涉矿村民小组长期存在的‘饮水难、电费贵’困局,彻底填补了六苴铜矿停产后群众用水的‘空窗期’。”项目的最大亮点在于利用太阳能驱动水泵,不仅实现了运行成本的大幅降低,更解决了传统电力提水的不稳定性,让群众真正用上了“放心水”,实现了“阳光引水,成本归零”的突破。
为了将这一惠民措施及时送到群众手中,“阳光引水”的创新模式正在六苴镇多点开花、全速推进。在作为重要补充水源的桂花水库隧道4号洞口光伏提水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和混凝土浇筑。现场负责人起椿智表示:“洞口光伏提水工程已完成总体进度的70%,光伏板铺设和电力架设基本就绪,预计7月中下旬即可建成投运,届时将极大增强片区供水能力。”
与此同时,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设施正稳定运行。在石房村委会的水泵房内,管理员柳光亮熟练操作着光伏水泵智能控制系统。“你看,这些光伏板发的电实时驱动水泵,系统自动监控水位、流量,非常智能。”他一边操作光伏水泵控制柜,一边调出手机上的“点点控”APP,屏幕上光伏泵水的数据实时跳动,“这个光伏提水设备能远程调节,省心又高效!”不仅是光伏泵水的成本优势,智能化的管理更为供水的稳定与可靠提供了坚实保障。
“自来水架到了各家各户,我们用水再也不用愁了。”村民范光亮正在自家院内新接通的水龙头下洗菜,而他的家人也正忙碌地为院外的牛羊添水。“以前挑水费时费力,现在水龙头一开就有水,方便多了!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来搞生产了!”范光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个朴实的笑容,折射出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这一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不仅保障了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需求,更筑牢了乡村振兴的基石。
光伏提水,提上来的是源源不断的清泉,润泽下去的是万千百姓的心田,更照亮了六苴未来的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六苴镇光伏提水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项目资金已全部到位,项目分2期推进。一期实施的3个项目,已建成运营1个、在建2个;二期计划实施的3个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所有项目预计于8月底全面完工。届时,这股由“阳光”驱动的“幸福水”,将惠及全镇1047户共计3433人,切实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云南网通讯员 刘应梅 李超 蒋香凌 杜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