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头图 >> 正文
元谋:金沙江畔特色农业绘就山区群众增收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8日 15:32:25  来源: 元谋发布

  原标题:元谋:金沙江畔特色农业绘就山区群众增收新图景

  在元谋县姜驿乡,平均海拔1900米的群山间,昔日荒芜的坡地正变身“红色海洋”。一颗颗色泽如玛瑙的樱桃番茄垂挂枝头,工人们穿梭在现代化大棚里采收、分拣,丰收的喜悦映红了山野。这片高海拔山区正凭借特色农业,蹚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路。

  气候优势激活“甜蜜经济” 高原番茄俏销全国

  姜驿乡立体气候特征鲜明,最高海拔2398米,最低海拔898米,昼夜温差悬殊,全年光照充沛,为番茄积累糖分营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走进姜中村种植基地,120亩标准化大棚内,樱桃番茄亩产达5至7吨,优质果每公斤售价达10元。

  “这里的番茄像水果一样好吃,每天发货5到10吨,直供深圳、北京的市场和商超。”元谋县农知蔬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光喜指着分拣线上的果实介绍。通过分选设备精准筛选大小、色泽,每一颗番茄都带着“高原生态”的标签走进全国高端市场。冷链物流车昼夜穿梭,日夜兼程只为将这份“金沙江味道”尽快送达北上广市民餐桌。

  产业升级端稳“家门口饭碗” 三重收益鼓起钱袋子

  “分拣计件一天能挣200至300元,全家四口月收入超万元。”华丰村村民杞仕金的笑容里透着满足。在基地务工的农户采摘工日薪120元,家门口的“蔬菜工厂”让周边农户实现“务农+务工”双增收。

  更令人振奋的是土地流转带来的“三重红利”。姜驿村党总支书记罗正富翻开账本:700亩连片示范基地通过托管、租赁、合作等方式,与种植企业、大户形成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群众增收600多万元。“资金变资产、资产变股份、股份变红利”的改革实践,让山区群众共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位一体”破局传统农业 小番茄串起全产业链

  曾经的姜驿乡,因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生产条件落后,严重制约村民增收。但这里海拔高、光照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病虫害少,为发展高山蔬菜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依托自然优势,姜驿乡精准施策,定向招引农业企业考察并促成项目落地,引进一批懂技术、有实力的蔬菜种植企业,发展了番茄、菜豆、辣椒、黄瓜等16种高原特色蔬菜,种植面积达4300亩。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和市场保障,政府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完善产业链,组织企业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合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推动果蔬“出村进城”,实现优质优价,让村民土地收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增收。这种“三位一体”的架构,改变了农户自产自销的模式,让姜驿的精品果蔬走向全国大市场。

  夕阳下,串串红果如灯笼般点亮山间。从“靠天吃饭”到“生态掘金”,姜驿乡用一颗小番茄的蜕变,诠释着高原山区如何将气候劣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特色农业真正成为夯实乡村振兴根基的“新引擎”。此刻,装满番茄的货车正驶离山乡,将这份来自云岭深处的丰收喜悦,送往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