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顶山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工作主线,推出“小板凳+”模式,将课堂、服务、议事搬到居民家门口,推动政策落地、服务下沉、难题共解,有效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
“小板凳+微课堂”:政策宣传的“移动加油站”。五顶山乡干部职工充分发挥小板凳灵活便捷的特点,将课堂以“移动”的形式延伸到集镇广场、村民院落、凉亭长廊,将红色教育、民族团结知识、防电信诈骗、应急救援技能等知识融入日常生活。自“小板凳+课堂”开展以来,已累计举办活动30余场,惠及村民600余人次,真正实现知识传递“零距离”,让党的声音和实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板凳+微服务”:便民利民的“家门口驿站”。五顶山乡政府联合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楚雄爱尔眼科医院齐心协力开展爱心义诊服务,利用五顶山时光驿站、乡镇赶集日,用专业设备在小板凳旁支起“临时诊所”,为村民量血压、测视力,耐心解答各类健康问题,针对村民不同的身体状况给出个性化健康建议。同时,多次携手爱心人士开展爱心理发、健康知识讲座、咨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等便民服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受益群众共计200余人。
“小板凳+微议事”:基层治理的“民主协商台”。心系百姓需求,联系村工作团队定期组织“小板凳议事会”,村委会工作者、网格员与村民围坐在一起,针对老旧房屋改造、公共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维护、医保政策宣传等民生问题展开讨论。这种非正式的议事形式,打破了传统会议室的严肃氛围,让村民能够放下顾虑,畅所欲言。现场收集的意见建议由村委会负责人及时记录并梳理,做到“问题即收集、现场即回应、会后即落实”,切实将村民诉求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实际行动,近半年,议事活动开展60余次。
“板凳座谈会”是听民意、汇民智的一种方式。五顶山乡党委政府表示:小小板凳,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民心,我们时刻关注民生问题,面对面交谈、心贴心聊天,板凳坐着硬,大家心里暖,基层群众哪里需要,“板凳座谈会”就开到哪里。接下来,五顶山乡党委政府将继续深化“小板凳+”工作模式,不断丰富形式、拓展内容,让小板凳成为党群连心的“纽带”、基层治理的“利器”,共同书写基层治理三项行动的美好篇章。
云南网通讯员 李奕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