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南华:林间野菌化身群众“致富伞”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11:53:00  来源: 云南网

  晨光熹微,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去,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大雪地村的山林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空气中飘散着野菌特有的芬芳。

  天还未亮,62岁的鲁银昌就背着竹篮上了山,作为大雪地阿洒把村年龄稍大的村民,鲁银昌只能在家中靠种地维持生活。每年到了野生菌采收旺季,鲁银昌总是5点多就起床上了山,到了中午3点才背着满满一大篮菌子回到村上收菌子的小车旁。他笑盈盈地说“在山里跑了将近10小时了,今天的收获还可以”。一天的辛劳鲁银昌换来了800多元的收入。一年野生菌采收季,鲁银昌通过采菌子能增收2.5万元。

  近年来,像鲁银昌一样靠找菌子致富的农户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野生菌采摘的行列,还有不少村民驾驶着微型面包车、摩托车从事野生菌的收购和外销工作,不仅让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也打开了野生菌销售渠道,提高了销售价格、有效增加了群众采菌收入。

  一街乡大雪地、六把姑、平掌、田房等村委会林下盛产200余种野生菌,包括松茸、鸡枞、牛肝菌等,价格区间为40至1000元,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村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推行“包山拾菌”模式,封山育菌成为群众增收新渠道,使“野蘑菇”变身“金菇菇”,探索出一条特色乡村振兴之路。

  “自从搞了包山育菌,我们的村集体收入又多了一条新路子”大雪地村党总支书记周正明激动地说。2023年,大雪地村党总支书记周正明也看中了野生菌的“实力”,在大雪地村承包山林100亩对封山育菌山林进行管护,每年出菌后村委会统一采摘、统一售卖,一年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万余元。

  南华华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到六把姑村委会承包经营野生菌采集基地,对六把姑的松茸进行保育促繁技术指导,2023年六把姑南华华宝野生采集基地的松茸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真正做到了提质增产,该公司以“订单保底、合同价收购”的“订单采购”方式与农户合作,积极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现在,六把姑村村民靠采菌一年能有20余万元的收入。

  现在,一街乡封山育菌7000多亩,全乡每年各类野生菌的销售量达20余吨,销售额120余万元。封山育菌让野生菌成为了一街乡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真正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

  近年来,南华县一街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绿色发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山林资源,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力度,不断探索“两山”转化模式。如今,当地群众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不仅让消费者品尝到美味鲜嫩、绿色天然的“山珍”,也让林间野菌成为了群众的“致富伞”。

  南华县第二十二届野生菌美食文化节将于8月7日隆重开幕,一场关于野生菌美食文化与人文风情的盛宴即将上演,欢迎各地游客到南华享拾菌乐,品山珍鲜。

  云南网通讯员 孔勤梅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