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担心政策把握不准、程序执行不到位,现在有常态化监督和一线考察,还有权责清单和离任交接制度让工作衔接更加顺畅。”近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发改局关键岗位的一名干部感叹道。
近年来,大姚县紧盯管人管事薄弱环节,聚焦关键岗位监督难题与“关键少数”权力运行风险,构建“目录+清单”监督管理体系,打造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监督全链条闭环,为干部担当作为提供坚实保障。
建立重点监督岗位及人员目录,将权力集中、资金密集的发改、工信、住建等13个县级部门和12个乡镇作为重点,通过“单位摸排、组织研判、县委审定”三级联动,精准识别并划定102个县管干部关键岗位与部门重点岗位。针对不同岗位特点,建立“轮岗交流、离任交接、考核运用、审计管理、述责述廉、一线考察”6条共性管理措施,确保权力运行规范有序。动态更新县管关键岗位名册,因提拔晋升、轮岗交流、分工调整等情况离开或新进入关键岗位的县管干部,督促15个工作日内对照权责清单完成工作与责任的“双交接”。强化新任职干部任前提醒和专题培训,帮助其快速熟悉岗位职责,明晰纪律红线,实现关键岗位干部管理无缝衔接、全程留痕。
深入开展“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引领行动”,细化制定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和监督意见任务清单,量身定制18条监督措施和30条令行禁止清单,将政治纪律、履职规范、廉洁要求等细化为具体条目,为“关键少数”的权力运行划出“边界”线。建立“重点工作约谈提醒警示”机制,综合政治巡查、班子分析研判、日常监督检查、审计、信访举报等方面情况,及时发现“一把手”在执行民主集中制、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针对不同行业、领域运行特点,从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入手,综合运用约谈提醒、批评教育等方式,“一岗一策”“一人一策”量身定制约谈提纲,精准开展监督。
云南网通讯员 邓丽萍 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