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要闻 >> 正文
永仁:“四型多模”联农带农 激活乡村共富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9日 08:45:33  来源: 云南网

  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深耕细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土地型、劳力型、资产型、兜底型“四轮驱动”积极构建多元联农带农机制,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在莲池乡幸福源蓝莓产业园,30户低收入家庭都领到了2000元的“增收红包”。这是永仁县蓝莓产业采取“企业+平台公司+村集体+农户”联农带农“721”模式(企业、平台公司、村集体按同股同权分别占70%、20%、10%进行收益分红)为当地群众带来的实在收益。“蓝莓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收入也越来越高。”村民杨东宝高兴地说。

  在维的乡,一套“334”产值收益联农带农模式正在推广,企业将4%产值划归村集体,其中40%用于农户二次分红。“不让农民只拿‘死租金’,而是要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维的乡党委书记胡华磊介绍。

  在“幸福里”硅光通讯加工车间里,几十名工人正熟练组装硅光通讯产品。村民李晓平告诉记者:“以前要去外地打工,现在走15分钟就到车间,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更特别的是,村委会每组织一人务工,“幸福里”公司就每天补助村集体1元钱。今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超30万元。

  在永定镇“阳光永仁·宜居社区”,村民冷星闲家的闲置小院被改造成旅居房,月租2600元。“9064”分成模式让他拿到90%租金,村集体和运营公司分得其余部分。目前全县已盘活闲置农房超116套,群众增收50多万元。

  在莲池乡供销农资平价超市,网格员罗有康正在帮村民选肥料。“这种复合肥市场价150元,我们只卖135元。”他告诉记者,超市利润的50%用于像她这样的网格员补助,30%归村集体,20%反哺供销社。“现在当网格员有稳定收入,帮村民选肥也更专业!”罗有康说。

  近年来,永仁县转变传统的低效益联农模式,以土地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土地型联农带农机制;拓展“幸福里”就业品牌,建立劳力型联农带农机制;盘活闲置资产,建立资产型联农带农机制;基层党组织帮带,建立兜底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机制创新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土地流转从“一租了之”变为“增值分成”;打工就业从“外出奔波”变为“家门口上班”;闲置资产从“沉睡资源”变为“活力资本”;兜底帮扶从“输血补助”变为“造血共赢”。

  目前,全县土地流转7.2万亩,“幸福里”社区累计转移就业15.89万人次,发薪7337万元,旅居产业盘活闲置农房116套,农户增收50余万元,“532”农资机制覆盖3012名网格员,农资价格降幅达15%。

  “联农带农的关键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效机制。”永仁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李国富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推动模式标准化、可持续化,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红利。”

  云南网通讯员 陈礼平 姚竣姗 记者 王琳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