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元谋种蔬全周期】元谋:家门口的育苗工厂 村民务工顾家“两头甜”
在云南元谋县,蔬菜产业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批批工厂化育苗基地。这些“扎根”在群众家门口的育苗车间,既是元谋蔬菜产业的“种苗粮仓”,更让周边村民实现了“务工不用去远方,顾家挣钱两不误”的心愿,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走进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育苗棚,满眼都是生机,一排排苗床上,嫩绿的番茄幼苗舒展着叶片,在恒温恒湿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元马镇帕郎村村民杞桂如正站在苗床前忙碌,她的双手在育苗盘与幼苗间灵活穿梭,不一会儿就完成了一盘幼苗的分拣移栽。
“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下午六点下班,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加班的话收入还能更高,以前想多挣钱就得去外地打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根本顾不上。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不用风吹日晒,既能挣钱,还能跟着学育苗技术,每天和姐妹们一起干活,日子过得充实又开心。”杞桂如笑着说。
同样热闹的场景,也出现在云南金诚种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蔬菜育苗基地。来这里务工的村民大多来自周边村组,基地还贴心推出了灵活的务工模式。农忙时,村民可以专心打理自家田地。农闲时,就到育苗基地打零工,实现“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双重增收。
“我们就是附近的村民,闲的时候就过来打零工,一天干八个小时,能挣120块钱,挺不错的,基地离家里近,来回方便,干的都是手上活计,不算累,多一份收入,心里也更踏实。”元马镇下雷窝村村民杨锡培说。
眼下,元谋县正进入冬早蔬菜栽种旺季,番茄、黄瓜、辣椒等各类蔬菜陆续进入育苗、移栽阶段,工厂化育苗基地的用工需求也随之大幅增加。为了保障种苗及时供应,各育苗基地纷纷行动,不仅增加了育苗批次,还通过提高务工待遇、优化工作环境等方式,吸引更多村民前来务工。
云南思农蔬菜种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工厂化育苗基地负责人仁金宇介绍:“每年8月到10月,是元谋冬早蔬菜栽种的黄金期,也是我们最忙的时候,用工需求比平时增加了50%左右,基地会提前和周边村庄对接,优先吸纳有务工意愿的村民,尤其是留守妇女和中老年劳动力,目前在岗工人已有100多人。”
仁金宇表示:“为了留住工人,我们根据工作量调整了薪资待遇,实行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不少村民一个月能拿到4000多块钱。下一步,基地还会继续优化用工模式,增加临时用工岗位,让更多群众能在旺季多挣一笔钱,让‘家门口就业’的红利惠及更多人。”
从“背井离乡外出务工”到“家门口稳定就业”,元谋县工厂化育苗基地的落地生根,不仅推动了当地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更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如今,越来越多的元谋村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增收梦,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元谋大地上徐徐展开。(仲显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