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要闻 >> 正文
松茸盛产带火“菌山”新职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2日 08:54:39  来源: 云南网

  群山叠翠,菌香四溢。正值松茸采收季节,走进有着“松茸之乡”美誉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五街镇,林间小径上不仅有背着竹篓的菌农身影,还多了举着相机的游客、带队寻菌的“松茸向导”,甚至还有边走边拍短视频的“寻菌博主”。松茸,这一来自深山的珍馐,正催生出一批新职业,让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在咪黑们村开们小组,松茸保育促繁已有多年历史。当地群众把“护山”与“护菌”当作生活常态,实行科学封山育菌模式,让这里的松茸个头饱满、肉质鲜嫩,成为远近闻名的“优质菌品”。生态向好,群众也收获实实在在的“生态红利”。2025年,仅山林承包分红一项,小组413名群众人均分得2216元,真切感受到“护好青山就有金山”。

  随着市场对松茸采摘体验需求的增加,一种新职业应运而生——“松茸向导”。菌农罗荣昌承包了5万亩山林,每逢松茸季,他便带着游客进山寻菌。“松茸藏在腐叶下,不跟着向导几乎找不到。自己挖到松茸时的惊喜感特别强烈!”来自昆明的游客何先生说。游客不仅可以在山上找到自己满意的松茸,在保障品质的同时还可以享受采收松茸的乐趣。找到的松茸游客当场称斤购买,价格比市场高出约100元,价格差额便是向导收入。靠着这一新职业,罗荣昌的收入也显著增加。寻菌结束,山下美食接力。罗荣昌在菌山脚下经营特色山庄,松茸炖鸡、黑山羊等山野美味吸引回头客不断,年接待游客百余人次,副业收入超过2万元。“松茸让我们的生活更有盼头。”罗荣昌说。

  “带游客上山既能赚向导费,也能分享快乐。我们的松茸不仅能卖钱,还能让人们感到开心,这比单纯卖菌更有价值。”村民罗文昌说。今年,他也加入“向导”行列,带领游客寻菌,收获满满。

  在马龙河村委会,另一位菌农罗世昌每天背着竹篓进山,多了一个“新行头”——摄像机。他一边采菌,一边用镜头记录松茸破土的瞬间、辨别小技巧、林间生态,把这些短视频分享到网络平台。烟火气十足的内容迅速吸粉,不少网友主动联系预约实地寻菌体验,罗世昌从此多了一个身份:“寻菌博主”。

  从“松茸向导”到“菌山博主”,再到特色餐饮经营者,五街镇群众把单一的采菌增收,拓展成融合体验、文旅、美食的新业态。如今,全镇封山育菌面积达20万亩,14个村委会中12个村委会的山林盛产松茸,预计年产260吨。依托优质生态和丰富资源,越来越多农户探索多元增收路径,传统山林分红之外,又多了一份稳定而可观的收入。

  云南网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李娅洁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