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信息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便民信息 >> 正文
楚雄州人民医院发明专利“刘氏针”获得科研成果转化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应用于更多医疗机构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4日 08:45:20  来源: 云南网

  近日,经过十一年的不懈努力,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医院骨科科研团队所研发的“刘氏针”迎来重大突破。在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科技局主办的“云南楚雄人才创新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服务中心运营发布暨人才见面会”上,该成果顺利完成专利转化协议签署,标志着楚雄州人民医院首例科研成果正式从科研领域迈向临床生产应用阶段,为医院科研与临床技术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骨科创新器械,“刘氏针”是楚雄州人民医院获得的首项国家发明专利、首项国际发明专利。已获国际认可,被同行誉为继克氏针(德国)、斯氏针(瑞士)后的 “骨科三大针” 之一,其核心优势在于精准解决临床痛点 —— 攻克了传统钢针无法提供轴向力、易折断、张力带穿入困难、易松动退针及软组织激惹等问题,能显著降低手术并发症、提升手术安全性与患者康复效果,应用范围广泛,具备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此前,“刘氏针”发明人刘应良博士作为楚雄州首位登上国际骨科大会的专家,已多次在国际舞台推广该技术。

  此次“刘氏针”向临床生产应用的转化,也是楚雄州人民医院从科研成果走向患者的重要实践。通过与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刘氏针”将实现规模化生产,并逐步推广至更多医疗机构,让更多患者受益于此项优质医疗器械与技术,推动骨科临床诊疗水平整体提升。

  云南网记者 吕瑾 通讯员 田晓丹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