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州强化财政支持激发科技创新动能
“十四五”期间,楚雄彝族自治州把机制优化作为科技领域促进增长的首要抓手,制定科技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建立州本级科技专项资金预算机制并向重点领域倾斜,探索“大专项+任务清单”模式,争取上级财政科技转移支付资金,督促县市保障科技投入,多维度发力推动科技领域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州级预算科技项目经费6827万元,推动资金向重点产业集聚,深化创新资源一体化配置。2018年起,研发经费投入补助专项列入财政预算,累计补助1274万元;投入376万元举办“科技入楚”活动,415万元支持本地创新创业大赛;补助高新技术企业1060万元,建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各1个,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对象5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3个、州级专家工作站24个。
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实施人才强州“五项工程”,出台人才政策“40条”,“十四五”期间安排人才专项经费6790.43万元。在国家、省支持的基础上,同级财政分别给予院士、专家工作站30万元、15万元奖补;支持州级重点科研平台,累计下达现代种业研究院经费975万元、云果产业技术研究院经费305万元、“一乡一名研究生”培育计划经费250万元。
元谋县培育的优质粮种和果蔬种苗
创建全省唯一“创指增信”融资示范区,“创指贷”累计发放3.54亿元,惠及19家企业,平均融资成本为1.99%;2021年设立科技创新联合专项资金,“十四五”期间省、州共投入6000万元,支持高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2025年,设立中彝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3亿元,扶持潜力药企发展。
此外,建立科技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体系,定期评估并挂钩预算调整。加强多部门协作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十四五”以来,全州财政科技支出基本保持1.6亿元,今年1月至8月支出8851万元,同比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