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石羊古镇:儒风泱泱 文化璀璨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3日 09:39:44  来源: 楚雄发布

  原标题:石羊古镇:儒风泱泱 文化璀璨

  历史的长河源源流淌,岁月的弦歌从未间断。

  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的儒家思想如同璀璨的星辰,为中华民族的文明之路点亮了前行的灯塔,经久而不衰。孔子文化节,这一传承与弘扬儒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更蕴含着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大姚,西汉设置蜻蛉县,元代改称大姚县,享有“金马碧鸡故里、彝族文化发祥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美誉。境内有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做工最精湛的孔子铜像和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唐代白塔,是儒家文化、佛教文化和彝族文化的交汇地。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姚县石羊镇,因盐而兴盛,由“孔”而扬名,是名的“祭孔圣地”。每逢孔子诞辰,隆重而盛大的祭孔仪式都会在孔庙中举办。人们肃立、静默、齐礼,在诵读论语的经典名篇中,仿佛穿越时空,亲身聆听孔子的教诲,表达对先师的敬仰。

  举行祭孔大典的石羊孔庙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孔庙又重新选址,最终在城北象岭山建成。直到康熙四十七年(1708),石羊盐课提举郑山又对孔庙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同时发动乡绅捐资铸造孔子铜像但直到郑山的任满离开时,孔子铜像还未铸成。机缘巧合的是接替郑山前来石羊的新任盐课提举,竟是孔子的64代子孙——孔尚琨在他的积极促成下,聘请了云南当地最好的工匠,挑选上等黄铜,历时9年最终铸成了孔子铜像,据说是全国最大、历史最为古老的一尊孔子铜像。该铜像高2.3米,重2500千克。纹理细致、熠熠生辉的先师孔子头戴琉璃王冠,手捧朝笏,广袖薄带,庄严端坐大成殿殿台上,充分显示了儒学先圣礼仪至上的治学典范,目睹之下顿起崇敬之情。

  孔庙建成伊始,相应就有了祭孔活动,起初规模较小。随着孔庙的迁建,规模逐年扩充和完善,礼仪也随之逐渐隆重。据载,石羊的祭孔习俗,延续时间较长,前后持续六百多年。明清时期有春秋二祭(农历二月、八月),清末以后逐渐演变为只在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祭孔。孔庙有配套完整、专用于祭孔的乐器和祭器。是时,先期做好各种准备,设主祭一人、陪祭二人,按议程有序进行。

  石羊孔庙数百年来,虽然一直为当地及周边各省祭祀孔子之地,但多属于民间自行组织进行祭拜2006年起,大姚县开始对祭祀礼制进行系统的挖掘与整理,并结合当地的历史与习俗,使得这一传统盛典得以重新焕发生机并定每年的927日至107日举办孔子文化节在石羊古镇一年一度的祭孔大典仪式上,参加活动的嘉宾以及学子代表在《大同颂》的乐曲声中,再现传统祭孔的祭祀盛景。学子代表前往大成殿向孔子铜像敬献五谷,参与祭孔的各界人士面对孔子圣像肃立、脱帽、正衣、静默、致礼……仿佛穿越了两千五百多年时空聆听孔子的谆谆教诲。在诵读祭文环节,朗朗的诵读声回荡在孔庙上空,祭文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之志。

  截至2019年,石羊古镇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祭孔仪式。时隔两年后,中国大姚再次举办2022年云上孔子文化节拜先圣孔子、品儒学经典、扬盐都文化为主题除了传统的祭孔大典、取卤仪式外,还增加了品味六艺传习体验活动、洞经音乐现场演奏、摄影作品展、书香石羊书画展、孔子巡游、盐韵石羊制盐体验、味道石羊文化石羊论坛暨大姚县乡愁系列文化丛书发行仪式、招商推介洽谈会、彝韵石羊篝火晚会、星空营地精品旅游体验、舌尖石羊系列活动、情归石羊精品文艺展演、稻香石羊稻花鱼摸鱼体验等活动,让无数宾客与游客有机会亲身感受千年盐都、祭孔圣地、文献名邦的深厚文化底蕴。“2023中国大姚孔子文化节则通过举办祭孔大典、汉服选拔、美食品鉴等系列活动,诚邀大家共赴千年盐都古镇——石羊,开启研学之旅,探寻千年古镇,重温儒学经典,共赏盐韵石羊。在大姚·2024石羊古镇群众性系列文化活动办中,则开展了一系列石羊古镇研学体验活动孔庙孔子六艺+文创+旅拍,让游客学习并体验六艺技能;晒盐棚盐文化体验,游客能够体验传统制盐工艺的魅力,现场品尝具有古镇特色的红盐茶;孔子巡游体验;“你有约庆丰收活动,在石羊子日谷研学基地组织有奖摸鱼活动,吸引周边游客走进乡村体验乡村乐趣,体验原生态摸鱼乐趣。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激发儒家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擦亮石羊古镇“千年盐都、祭孔圣地”旅游金字招牌,扩大石羊古镇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2025926—1010即将在大姚石羊古镇开展的大姚——礼承千年儒韵·智启盐都新章2025大姚石羊古镇系列文旅活动坚持“企业主办、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大姚石羊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主办云南三良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云南盐丰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协办除了传统的祭孔大典外,还增加了儒家智慧大讲堂石羊古镇研学体验、儒家文化特色商品展等系列文旅活动,将充分展示儒家文化、盐文化的魅力和文旅融合发展成果,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石羊孔庙的文气依然长存于天地之中将成为传承和弘扬孔子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关于石羊古镇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汉朝,唐初置泸南县,后更名为盐泉县,属姚州都督府统辖。特别是西汉时期,随着中原王朝设郡置吏,开通南方丝绸之路,汉文化开始传入云南,蜻蛉县始教学授经,著有贤声。诸葛亮平定南中,大批汉人迁入蜻蛉。南诏时,统治者曾先后派遣几千人到成都习孔子之诗书。宋元时期,在学习中原文化热潮的带动下,儒家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大理国实行开科取士,元王朝在云南创建学校教育制度,提倡尊孔读经。蒸蒸日上的滇国盐都白盐井(今石羊),商贾云集,市井繁荣,儒家思想传入较早。立学校以振民风,设关津以便行旅,造塔坊以培文风。石羊孔庙内的孔子铜像,头戴琉璃玉冠,手执象牙朝笏,正额端坐,慈润祥和。由于庙学合一,”“”“中庸”“仁政等思想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方圆不越十里的小小古镇,曾设灵源、张公、绿萝、龙泉、龙吟五大书院及多所义学、塾馆,明清两朝,白盐井培养出翰林2人、进士5人、举人50人、武举2人、副榜2人、恩贡37人、岁贡110人。新中国成立后新编的两部《大姚县志》,入志人物57人,其中石羊籍占三分之一,再度彰显了石羊乃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方舆之地。

  在以石羊孔庙为标志的中原儒家文化泽被熏陶之下,尊孔读经在全县各民族人民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出现了人习礼让,风俗大变的状况。伴随着当代祭孔活动的开展,到石羊祭孔的莘莘学子络绎不绝,石羊古镇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还在此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了大姚石羊孔庙高考奖学金,每年对州县高考文理科前三名进行奖励。2008年,《人文石羊》系列丛书出版。2009年,大姚石羊孔子学术研究会成立,并创办会刊《大姚孔子文化》。

  另外,石羊古镇以儒家文化、盐文化、历史文化、彝族文化、佛教文化为特色,是云南省首批命名的三个历史文化名镇之一,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羊古镇现存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个。石羊古镇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旅游资源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当地政府和企业加大了对古镇的开发建设力度,修复了多处历史遗迹,完善了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了旅游景观质量。历经开发建设,石羊古镇已成为云南省内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景区,成为莘莘学子祭拜先圣孔子、传承儒家文明的圣地。

  石羊古镇,这座历史与现代交织的西南边陲小镇,宛如一部生动立体的儒家文化巨著,每一页都熠熠生辉,闪耀着先贤孔子的智慧之光。特别是每年的孔子文化节,都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动灵活的形式,让观众深入触摸到东方先哲孔子的千年文脉,感受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以说,一年一度的孔子文化节,不仅是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