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以“发展滇系种业 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的云南•楚雄2025年滇系种业发展会议在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举行。种业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齐聚一堂,聚焦种源创新、技术研发、产学研协同等议题,通过政策解读、品种展示、专业研讨等活动,共商种业创新发展大计,共绘滇系种业振兴蓝图。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命脉。云南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依托“低纬度高海拔”的独特地理优势和立体气候条件,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种质资源战略储备库和特色种业创新源头。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瞄准更“特”更“优”,持续支持高原特色种业发展,构建起“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培育—市场拓展”全链条高原特色种业发展体系,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系”“滇字号”品种,对全省粮食、花卉、蔬菜等“1+10+3”重点产业做大做优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楚雄州地处滇中腹地,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种业创新策源地。近年来,楚雄州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以高原粳稻种业为核心,锚定“打造全国现代种业创新高地”目标,高标准建设高原粳稻种业产业园,夯实“育繁推一体化”基础;建强种业核心基地示范区,推动良种良法配套落地;培育现代种业企业集群,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树立滇系高原粳稻品种品牌,让“楚雄种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这些实践不仅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全国特色种业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楚雄经验”。
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先后到云南滇系种业科创中心、楚雄东华农业产业园和子午镇大控摆土地提质改造项目参观。此外,大会还举行了滇系种业发展交流座谈会和种业招商推介会,为推动滇系种业发展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
云南网记者 谢蕊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