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楚雄彝绣亮相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彝绣非遗架桥促国际交流与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8日 10:20:06  来源: 楚雄发布

  原标题:匠心织彩梦 指尖连世界——楚雄彝绣亮相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彝绣非遗架桥促国际交流与乡村振兴

  9月26日,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内彩线流转、暖意涌动,“匠美乡村 美美与共”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工匠国际交流推介活动正式启幕。来自云南楚雄的彝族服装秀《秀出美好生活》,以“传统纹样与现代美学交融”的独特表达引爆现场,成为活动核心焦点。这场充满民族风情的视觉盛宴,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乡村文化的鲜活生命力,更以楚雄彝绣为载体,生动演绎了彝绣文化产业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国际交流实践。 

  作为中国乡村工匠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此次活动汇聚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荷兰等多国驻华使节及高级别官员,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与全国27个省份的110名乡村工匠齐聚一堂。而楚雄彝绣的亮相,正是这场国际技艺互鉴、文明对话的生动注脚。从米兰、巴黎时装周“载誉归来”的彝绣经典设计款,到扎根乡村的绣娘亲手创作的文创精品,都让彝绣成为中外来宾争相驻足的“文化符号”。 

  伴随悠扬的民族音乐,身着彝绣服饰的模特踏着韵律登场,传统盛装的繁复纹样与时尚成衣的简约设计交相辉映。在“匠品生活”云南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乡村工匠名师丁兰英携300余件彝绣作品亮相“这次带着4位绣娘来北京,就是要借这个国际舞台,让世界看见楚雄彝绣的手工温度。”手中的“云来福往”系列作品,藏着机器无法复刻的7种传统针法而绣娘李国秀展示的绿孔雀丝巾,更是将云南生物多样性主题融入老纹样“有了设计师助力,老手艺变时尚了,网上订单都接不过来”的感慨,道出了乡村工匠在产业发展中的真实获得感。 

  现场设置的工艺体验区前人流如织,观众亲手触摸绣线的细腻质感,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巧妙融合。独立时尚摄影师蔡青直言:“在巴黎时装周见过彝绣的惊艳,如今在国际友人面前再遇这份美,更能感受到中国乡村工匠的创造力,希望楚雄彝绣能越走越远。”

  这场国际推介活动,不仅让楚雄彝绣的文化魅力得到多国嘉宾认可——津巴布韦嘉宾表示“从服饰中读懂了中国乡村文化的深厚”,布基纳法索嘉宾则盛赞“中国手工艺产业化带动农村发展的实践令人钦佩”,更以直观的产业成果,印证了楚雄彝绣“以匠育业、以业富民”的发展路径。而这背后,正是楚雄州围绕彝绣文化IP深耕多年的工匠培育与产业布局,也成为此次活动“乡村工匠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的最佳实践样本。 

  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绣在布上的神话”的楚雄彝绣,拥有1800多年历史。近年来,在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下,楚雄州委、州政府以“双创”理念推动彝绣产业变革,通过成立宣传部门牵头抓总的彝绣产业专班、出台37条支持政策,构建起“政策引领—平台赋能—金融支撑—数字驱动”的全产业链生态。从制定全国首个《楚雄彝绣手工刺绣生产技术》团体标准,到拿下全国首个非遗服装服饰类区域公用品牌“楚雄彝绣”集体商标;从联合新华社发布全国首个彝绣产业发展指数,到成立彝绣现代产业学院、首创“彝绣贷”“彝绣保”等11项精准扶持举措,这一系列围绕“工匠培育、产业升级”的布局,既为乡村绣娘搭建了成长平台,也让彝绣实现了“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的三大跨越。 

  观展人员在绣娘李国秀的指导下饶有兴致地体验彝绣针法

  如今,这些产业实践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乡村振兴成效:云南省金融机构累计为彝绣经营主体提供优惠贷款4.29亿元,降低物流成本近40%,1.2亿元绣娘意外风险保险为工匠们筑牢“安全网”;全国首个彝绣数字文化产业园、2个省级文化产业园区、2个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成,更形成了“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车间、村村有绣坊”的产业格局。2024年,楚雄彝绣产业产值达11.3亿元,带动6万名绣娘人均年收入2万至4万元,其中2000多名残疾绣娘靠刺绣稳定增收;2025年上半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产值达7亿元——这些数字,正是此次活动中“匠富乡亲”主题的生动诠释,也让彝绣成为名副其实的“温暖产业”“幸福产业”。 

  此次亮相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乡村工匠国际交流推介活动,对楚雄彝绣而言既是一次成果展示,更是一场国际对话的新起点。从乡村绣坊里的一针一线,到国际舞台上的文化表达;从工匠培育的扎实实践,到产业振兴的民生温度,楚雄彝绣正以非遗匠心为针、以国际交流为线,在“美美与共”的文明对话中,持续书写着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的双重答卷。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