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宜居永仁:北纬26度的四季康养阳光旅居胜地
在北纬26度的滇川交界地带,永仁县以“中国阳光城”之名,正书写着四季康养旅居的新篇章。这座镶嵌在金沙江畔的小城,凭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质,已成为省内外游客心中“来了就不想走”的理想栖居地。2025年1至8月,永仁县接待外地游客突破120万人次,“阳光永仁”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攀升。
暑期的永仁尤为热闹,来自南京、四川、重庆等地的旅居者挤满了玫瑰阳光城的观景露台,世纪阳光小区的共享厨房飘出各地口音的笑语。“这里的夏天比开空调还舒服!”刚结束方山森林徒步的重庆游客擦着汗感叹。从季节性避寒避暑到全年常态化旅居,永仁正以“四季皆可康养”的独特魅力,将自然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在滇川康养旅居版图上刻下鲜明印记。
北纬26度的“天然氧吧”
永仁的气候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馈赠——年均气温19.2℃的“恒温模式”,真正实现“春秋常驻,寒暑两忘”。全年2836小时的日照时数,相当于每天拥有7.8小时的“阳光浴”,紫外线辐射量适中,既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又避免过度暴晒的困扰。
这片被63.89%森林覆盖率环抱的土地,每立方厘米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稳定在2500个以上,PM2.5年均值仅18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9.4%以上。与同纬度的康养城市相比,永仁的独特之处在于“温凉同步”:当海南盛夏酷暑难耐时,这里的山间清风带着松脂香气;当东北寒冬冰封雪覆时,这里的芒果树仍在枝头挂着金黄果实。正如旅居者们常说:“在永仁,空调是多余的。”
滇川交界的“旅居枢纽”
作为云南北大门,永仁地处昆明、楚雄、大理、丽江、攀枝花五城几何中心,成昆铁路复线与京昆高速在此交会,形成“两小时通达圈”——作为云南北向门户,京昆高速、成昆铁路复线贯穿,构建“攀枝花26分钟、昆明2小时、成都5小时”动车经济圈;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引进玫瑰阳光城等康养地产项目,旅居承载力持续提升。这种“背靠云南、面向川渝”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川渝地区“阳光避寒”、攀西经济圈“周末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2020年开通的永仁站,将永仁到攀枝花、元谋两地通勤时间缩短至20余分钟,进一步串联起金沙江流域旅游资源。县城内新增的4条公交线路与600辆共享自行车,配合161个房车营地专用车位(配备充电桩与公共浴室),形成“城内便捷出行+城外快速辐射”的交通网络。
彝族风情的“多彩体验”
永仁的旅居魅力,不止于自然山水,更在于文化浸润。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彝族火把节,万人手持火把绕村巡游;正月十五的赛装场上,彝家绣娘用七彩丝线讲述千年故事,2025年群众性赛装活动单日吸引3.6万游客,短视频话题#永仁赛装节#播放量破2亿次。
这片土地还藏着“舌尖上的惊喜”:早春的樱桃沃柑蓝莓、初夏的葡萄蜜枣、深秋的石榴和芒果、隆冬的柑橘和草莓,构成“四季鲜果不断档”的甜蜜版图;黑山羊汤锅与野坝子小灶酒,将山野风味端上餐桌;露天冬草莓,让游客在12月仍能体验采摘乐趣。当旅居者在莲池的大果园里亲手摘下鲜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的彝绣体验区、苴却砚体验区学彝族刺绣、做苴却砚,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符号,而成为可触摸、可参与的生活体验。
从“短期旅居”到“长期定居”
永仁县发展旅居产业,坐拥“生态、产业、人文、区位、服务、市场”六大核心优势,是一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小而强”的宜居乐土。全县建成康养地产项目3个,截至8月底,康养地产项目累计销售3761套,其中已接房入住2650户,吸引康养人口超过4万人(不含房车营地等康养群体)。配套161辆房车营地,累计接待1.48万辆次,旅居客3万人次。今年以来,通过简单打扫后就出租128套闲置空房,吸引300余人到永仁旅居,临时租住房屋的还有很多,市场前景广阔,旅居承载力持续提升。这种“体验式购房”模式,让永仁从“旅居中转站”蜕变为“第二故乡”,康养地产也从单一居住功能向“生活共同体”转型。
永仁正以“一城阳光·自在旅居”为核心,加速构建全域旅游综合体。重点推进7个乡村旅居示范点建设、玫瑰阳光城三期工程,新增的500套房源将配备适老化智能设备,预计2026年交付后可再吸引8000名长期旅居者。这座滇川交界的阳光小城,正从“旅居目的地”向“生活新主场”加速蜕变,让更多人在这里找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