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坚持以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为引领,创新打造“高效办、极速办、就近办”三维“集成办”服务模式,精准疏通“多头跑、反复跑”难点、堵点,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联办”向“优办、好办”转型升级,实现群众办事“一次办、家门口办”,群众满意率持续保持100%。
高效办,优化流程、精简材料,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聚焦企业开办、新生儿出生、二手房过户等高频事项,永仁县创新构建“1部门牵头+1专项专班+1定制方案”协同推进机制,联合14个部门推动50个“一件事”集成服务落地,全面实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通过深化“四减一降”改革,申请材料压减74%,办理时限压缩85%,累计办结集成服务1.39万件,线上办理占比达72.8%。
线上,为入驻事项量身定制“一张流程图”,提升网办便捷度;线下,推动政务服务大厅“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将涉企事项集中整合至商事服务专区,实现“一窗通办”。创业者李先生点赞表示:“现在线上提交材料,半天就能拿到营业执照,再也不用填多表、跑多窗、耗多天!”今年1—9月,全县新增市场主体1100户,企业迁移业务量同比增长80%,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极速办,整合资源、再造流程,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群众少跑腿、办事降成本”为目标,永仁县推动窗口整合与流程再造深度融合。县级将原有35个单设窗口优化为“1个无差别综合窗+8个分领域专窗”,乡镇窗口由15个压减至4个,村级统一设置1个服务窗口,负面清单外1157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中心,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同步实施“一把手坐窗口”行动,推动29个部门负责人以办事人员身份“沉浸式”体验流程,发现并整改78项堵点问题。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改革,10个涉审部门并联审批,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15个工作日,材料精简率达60%。
针对老年人“跑不动”、企业“没时间”等难题,创新推出100项“上门办”服务,累计服务4.9万人次,节约群众和企业办事成本30余万元,群众到县政务大厅跑动次数下降11.8%。7个涉企“高效办成一件事”智慧场景全面落地,跨部门协同效能显著增强。永定镇张大爷欣慰地说:“工作人员上门帮我完成养老认证,再也不用麻烦子女请假陪同了。”
就近办,延伸触角、跨域通办,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以“群众家门口办成事”为导向,永仁县双轨推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与跨区域通办突破。组建4个工作组对县、乡、村三级服务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累计整改标识不清、台账不全等问题310个,实现全县7个乡镇、63个村(社区)电子政务外网全覆盖,乡镇综合窗口全部配备专职帮办代办人员,筑牢“有人办、能办好”的服务基础。
积极融入攀西成渝地区政务服务协同发展体系,联合15个县区推动养老保险转移、异地缴税、户口迁移等157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探索构建“政务服务联盟化”合作机制。一位在永仁工作的外地群众表示:“现在办理户口迁移无需返回原籍,在永仁政务大厅即可提交申请,由两地部门网上协同办理,极大减轻了往返负担”。今年以来,永仁县累计办理异地业务1710件,各级服务点办结事项468756件,办结率100%,政务服务的可及性与便捷度持续提升。
“高效办”提升服务效能,“极速办”优化办事体验,“就近办”拓展服务半径——三维一体、互补互促,形成覆盖全面、层级清晰、响应迅速的政务服务闭环。永仁县通过系统化改革与模式创新,不仅在常态化政务服务中实现提质增效,更在特殊群体关怀与跨区域通办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持续推动县域政务环境向更优、更好方向发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云南网通讯员 鲁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