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要闻 >> 正文
南华县罗武庄乡:一顿热饭托起乡村“朝夕幸福”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7:16:47  来源: 云南网

  10月14日中午,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罗武庄乡树密鲊村的“幸福食堂”饭香四溢。几张新摆放的餐桌旁,老人们品尝着热腾腾的饭菜,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放学归来的孩子们也围坐在一起,享用着营养均衡的午餐。对这个村庄的老人和孩子而言,这顿看似普通的饭菜,却是一份久违的安心与温暖。

  罗武庄乡是典型的劳务输出乡镇,青壮年外出务工普遍,“留守、独居、空巢”老人与儿童“吃饭难”的问题长期存在:老人年纪大了做不了饭,孩子们凑合着随便吃一顿饭成为常态。如今,“幸福食堂”的出现,让这些老人的“锅台冷”、孩子的“营养差”有了破解之道。

  “幸福食堂”由政府主导、村委会承办,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形成了简便而温情的运营模式:8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用餐,每餐一荤三素;80岁以下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只需支付8元,就能吃到两荤两素的营养餐。

  “以前一个人在家做饭,常常稀饭就咸菜。现在在这里吃饭,菜式多,还能和老伙伴们一起聊天,心里踏实多了。”八旬老人李大爷笑着说。食堂不仅填饱了肚子,更温暖了人心。孩子们在这里吃得营养,也感受到了家的味道。

  “幸福食堂”不仅解决了眼前的民生难题,还探索出可持续的运行机制。资金上实行“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交一点”的多元筹资模式,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又增强了村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为长期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午饭后,食堂并不冷清。老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唠家常、下棋打牌,节日里还有桌餐,大家在热闹氛围中感受尊老爱老的浓情。这里不只是吃饭的地方,更是村里的“会客厅”和“精神家园”,在热气氤氲的饭香中,留守老人的孤独感被悄然化解。

  “幸福食堂”还带动了村民就业。村委会优先聘请本地村民当厨师和服务员,既保证了饭菜的口味,又为村民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公益与就业的双赢,也激活了村集体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餐热饭,映照的是乡村的大民生。树密鲊村的“幸福食堂”,让老人吃得舒心、孩子吃得营养、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也让村庄在一日三餐的烟火气中,托起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云南网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马弋雯 卢燕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