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头图 >> 正文
武定高桥马鞍村:受灾烟地收获“金葫芦”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14:42:25  来源: 武定发布

  原标题:【乡村振兴看武定】武定高桥马鞍村:受灾烟地收获“金葫芦”

  走进武定县高桥镇马鞍村108国道两侧,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丰收的盛景,田垄间,一个个饱满圆润、色泽翠绿的西葫芦掩映在藤蔓之下,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搬运、装车,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空气中弥漫着西葫芦特有的清甜气息,满载着瓜果的农用车来回穿梭,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村民富足的乡村振兴新画卷。 

图片1.png

  谁也想不到,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因暴雨连续受灾的烤烟地。烤烟减产,村民收入受损,土地一度面临闲置风险。关键时刻,马鞍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动员,引导村民抢抓农时,在受灾的烤烟田里补种西葫芦,实现了“田不闲置、季不抛荒”。

图片2.png

  “我们在烤烟采收后的地垄上直接点种西葫芦,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勒咩村党支部书记王芬提着一桶刚采收的西葫芦,笑容满面地介绍,“从播种到采收只要40多天,你看这品相、这个头,客商上门收购每公斤3元左右,按照现在的行情,亩产能在5000元以上!”在她的带动下,全村种植西葫芦180余亩,预计总产值将突破100万元。 

图片3.png

  正在参与分拣装箱的村民丁绍美也高兴地表示:“从播种到采收都需要人手,我们不出村就能打工,既顾家,又增收。”据了解,采收期每天有40多名村民参与务工,时薪10元,人均日收入80至110元。整个采收季约60多天,预计为周边村民带来超过20万元的务工收入。

  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离不开马鞍村驻村工作队的精心组织和全程护航。驻村第一书记方学林介绍:“我们充分利用烤烟地的闲置期,推广‘烤烟+西葫芦’接茬种植模式。工作队统一联系优质种源,邀请农技专家实地指导,还提前对接销售渠道,确保村民种得好、卖得畅。” 

  通过实践,利用烤烟地垄直接点种西葫芦,不仅省去了重新整地的成本,还能实现“一地两收”。这种“短平快”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快速见效、市场前景可观,正成为马鞍村打造高原特色蔬菜产业的有益探索。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更多村民端稳‘生态碗’,吃上‘产业饭’。”方学林表示,西葫芦产业的成功实践,为马鞍村找到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振兴之路。(方学林 张若琳)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