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永仁永兴傣族乡:上门认证养老金 “省心”又“暖心”
“我年纪大了走不动,正愁咋办社保认证,你们就上门了,真是帮了大忙!”近日,永仁县永兴傣族乡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轻轻敲开刀奶奶家的门,带着移动认证设备蹲在老人身边,手把手完成人脸识别时,老人拉着工作人员的手不住道谢。这温馨的一幕,正是永兴傣族乡2025年度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中的寻常片段——把“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让政务服务带着温度走进傣乡的每一个角落。

在永兴傣族乡,不少老人习惯了“听广播、赶集市”的生活,对手机操作既陌生又犯怵。为了让政策“听得懂、用得上”,乡上的干部们琢磨出了“线上+线下+流动”的宣传好法子。线上,“云南人社12333”APP、“电子社保卡”的认证指南和操作视频,顺着网络送到了80%以上的家庭;线下,村委会的宣传栏、村小组活动室的墙面上,贴着清晰的认证流程图,集市上发放着宣传手册,连村级广播都用傣汉双语一遍遍喊着“该认证啦”;更贴心的是由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组成的“流动宣传队”,队员们拿着移动设备走村串巷,在村头巷尾、大树下、芒果交易场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老人点屏幕、做人脸识别,多个疑问在现场就有了答案,让老人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最让特殊群体安心的,是一支支由乡村两级工作人员组成的“上门代办队”。针对高龄、残疾、患病卧床的老人,乡里早就建好了“一对一”台账,队员们带着设备上门,不仅帮着完成认证,还坐下来听老人说需求,“养老金能不能多查几次?”“补贴政策咋申请?”一一记下来、帮着办。截至目前,全乡已经为400名特殊群体服务,完成认证750余人;就连在外地居住的老人,也能通过微信视频找工作人员实时指导,真正实现了“人在哪,认证服务就到哪”。

在永兴傣族乡,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从来不是“冷冰冰的流程”,而是“暖乎乎的牵挂”。大厅里的认证窗口随时有人守着,家门口的“敲门服务”从不缺席,数据跑路代替了群众跑腿,方言宣讲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接下来,乡上还会继续跟着老人的需求走,把服务做得更细、更实,用一次次“零距离”的守护,让傣乡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更省心、更安心、更舒心、更暖心。(马永全 普乐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