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云南首个!楚雄禄丰发布“产改”成果
11月18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举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成果发布暨十大非公企业“产改”创新案例发布活动。作为云南省首个“产改”成果主题发布活动,此举旨在系统总结梳理禄丰市“产改”实践经验,特别是高质量推动非公企业“产改”的创新路径,为全州、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禄丰经验”。

成果发布分两个阶段进行,通过成果视频、交流发言、案例发布、成果陈列、现场观摩等形式,多元化、全方位展示禄丰市“产改”工作的创新实践和工作成果。在成果发布现场,“产改”企业管理者、产业链工会主席、公司工会主席、产业工人等各方代表,结合自身实际,从不同的视角分享“产改”带来的深刻变化,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讲述禄丰市以高质量“产改”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现场发布禄丰市十大非公企业“产改”创新案例,云南国钛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四个聚焦”探索“产改”新路径 聚力打造钛金属产业新高地》等10个案例入选。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发布的十大“产改”创新案例,覆盖绿色硅、绿色钛、绿色钒钛、绿色智能装备制造4条重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并延伸至现代农业、畜牧业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现了“产改”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禄丰市作为楚雄州工业经济高地,非公企业达51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家,产业工人22180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63.87%,加快推进非公企业“产改”责任重大、意义深远。禄丰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将深化“产改”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强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工会牵头、部门联动、企业主导”的工作格局。
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公企业推进“产改”工作面临一系列难题。禄丰市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出“七个一”工作法:组建一套专班,实现精准挂钩指导;出台一批政策,加强支撑保障;开展一轮培训,提升实践能力;制定一份清单,提供行动指南;培育一批标杆,强化引领示范;建立一套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搭建一个平台,高效协同服务。“七个一”工作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推动“产改”实现了从“无人抓”到“协同抓”、从“无力办”到“强力干”、从“不愿改”到“主动改”、从“不会干”到“干得好”的深刻转变。
目前,禄丰市“产改”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一批非公企业从“产改”工作中脱颖而出,禄丰市5家单位被列为云南省级“产改”试点暨“产改”重点助推对象,是云南省级试点数量最多的县(市)区。同时,还有8家单位入选州级试点,且成功培育19家市级“产改”示范标杆企业,以“试点”造就“示范”,形成“省—州—市”三级“产改”示范体系。在“产改”赋能下,禄丰市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拥有全国劳模4名、省部级劳模19名,全国及省级“工人先锋号”集体6个、州市级29个。通过“产改”,累计培训技能人才3.7万余人次,每年超1.4万名产业工人参与劳动技能竞赛,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正成为禄丰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和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