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近日,中国科学院哀牢山生态站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楚雄管护局联合开展了6场以“小手拉大手,保护夜间迁徙鸟类”为主题的科普宣教活动。
9月6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哀牢山生态站高级工程师鲁志云和博士研究员罗康辗转南华县兔街镇、马街镇和五顶山乡3个乡镇中学,分别为当地800多名学生作了题为《探秘滇中“两山”》和《夜间迁徙鸟类及其保护》的专题讲座。讲座通过讲述滇中生物热点地区哀牢山、无量山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尤其是哀牢山南华县大中山片区的候鸟集中迁徙状况,引导孩子们认识家乡的动植物资源,激发孩子们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
活动现场
期间,在校学生们还收到了印有“关爱大自然、保护哀牢山”宣传标语的文具盒、哀牢山野生动植物资源简介宣传册等,同学们在“我签字,我承诺:护航候鸟飞行 拒食野生动物”的布标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华县片区大中山自然保护区内有一段长约6公里的浑圆山梁,被当地人称为“打雀山”,是历年来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也是候鸟的栖息地。每年白露节气前后,万鸟群集成为一道奇观。过去,由于保护意识不强,每逢候鸟迁徙季节,周边村民都会在夜间上山猎捕候鸟,“打雀山”成了候鸟的“落难地”。
马街镇党委书记耿昌辉介绍,南华县片区涉及马街镇、兔街镇、五顶山乡3个乡镇,自2003年南华县大中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并入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为扭转周边群众打鸟捕鸟的陋习,楚雄管护局南华分局与当地政府构建起齐抓共管的保护格局。通过强化宣传、包保宣教、武装巡护、专项检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护措施,强化鸟类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的巡护保护,全面提升了保护区所涉及村民小组村民们对候鸟迁徙保护工作的认知度,增强了群众爱鸟护鸟的自觉性。
9月,才进入保护区周边的乡镇,沿路上的村庄路口和候鸟停留的重点区域,就能看见悬挂在绿色山林间的“红色”布标,布标上显眼的张贴着野生动物保护、护航候鸟迁飞的宣传标语。在入山口的管护站,LED显示大屏和广播还在不断播放着候鸟迁徙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及视频音频。
“每年从白露开始,除了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及承诺签名、发放宣传物资等活动,我们还与当地政府联合,加大依法打击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确保候鸟安全迁徙。”南华管护分局局长梅占平介绍,今年以来,为切实做好2021年秋冬候鸟安全,楚雄彝族自治州林草局制定了《2021年候鸟保护实施方案》等,落实落细各项保护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辖区范围内候鸟迁徙通道、停歇地进行巡护,对宾馆酒店、餐馆、山货收购点等重点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坚决遏制乱捕滥猎候鸟。
梅占平说,经过多年的工作,周边群众保护候鸟的意识逐步提高。“打雀山”猎捕候鸟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候鸟及其他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也已经有效建立,村民纷纷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曾经的“打雀山”也变成了如今的“护鸟山”。
云南网记者 吕瑾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