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要闻 >> 正文
大姚县初屯村:让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4日 10:02:00  来源: 云南网-云南楚雄网

原标题:大姚县初屯村:让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虽说城市很繁华,如今农村也不差;吃喝住用不发愁,庭院盛开幸福花;美丽乡村咱的家,人人都来维护它……”悠扬的音乐响起来,欢快的舞步跳起来,迎着暖暖的阳光,大姚县金碧镇胡屯村委会初屯村民小组活动广场上,大家用自编的歌曲歌颂美好新生活。

初屯村地处蜻蛉河畔,距大姚县城11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268户1174余人。2020年,在政府的帮助下,初屯村投资1700余万元,实施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项目,完成“一水两污”建设,整村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村大变样了!”年逾80的村民初开祥自豪地说:“原来路上都是泥粪、水坑,这两年村容村貌变化太大了,村子像花园一样。”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沿着整洁的巷道走进村子,村口的小坝塘也被改造成休闲公园,长廊、亭阁绿化亮化设施一应俱全,村里建有宽敞的停车场、活动场,小花园、小菜园点缀着村头巷尾,墙角的小花坛、宽敞的广场、墙上的装饰物……一步一景,每一次转角都充满了惊喜,让人眼前一亮。

“为把有限的资金都用到具体建设上,该工程没有‘设计图’,也没有‘施工图’。”胡屯村党总支书记邹志禹说:“这里怎么干,那里怎么干,在施工过程中,干部群众商量着用手指着就干了,大家都说这是件‘手指工程’。”

民生工程得民心、暖民心,一个个认可,一声声称赞,都是村民对这项“手指工程”的认可与赞誉。“以前村里人想到城里去,现在城里人都想回农村来生活。”正在广场晒太阳的村民梁彩芬告诉记者:“听见音乐响,脚板就发痒。茶余饭后大家一起跳跳左脚舞、聊聊天,心情好,身体也好,政府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件大好事啊。”

干部群众一条心,共建乡村振兴路。在村民的共同参与下,粪堆、杂草堆被彻底清除,大家还拿出家里闲置的簸箕、石磨、瓦罐等老物件,打造成极具特色的挂件装饰、景观造型,既保留了乡土气息,又唤起了旧时记忆。

环境美了,产业也要兴。为充分利用好村前1056亩耕地,最大限度发挥经济效益,初屯村引入农业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村民则通过务工和地租获得稳定收入,人均纯收入达14000余元。

前有千亩田,背靠千亩山。解决了村前的耕地问题,村民们又将目光转向村后,由于植被稀疏,村后的山梁光秃秃的,这也是大家长久以来的一块心病。为此,初屯村投资200多万元,实施了1650亩长江防护林三期人工造林项目,从荒山到青山,村民们用一棵棵树苗描绘着初屯村的“背景墙”,并且日益浓墨重彩,这也是大姚县持续巩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的生动实践。

从“局部美丽”转向“全域美丽”至为重要。如今,初屯村村民都养成了不乱扔垃圾、不乱倒生活污水,自觉负责门前环境卫生、爱护花草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村里的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逐渐热闹起来,村民劳作之余,或去查阅书报、或观看科教片,或去广场跳脚等。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邹志禹对初屯村未来的发展有了新的打算:“我们要持续巩固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乡村旅游,让日子越来越好,大家鼓足干劲奔小康。”环境美了,产业兴了,乡村变了,美好生活愿景逐渐变现实。

期待下一次转角,我们会遇见更美的初屯。(记者 陈涛 杨臻 赵文丽 徐建瑜)

责任编辑:范春艳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