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哥,我们过来看您啦,一会咱们量量血压、测测血糖。”日前,云南省牟定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带着村医来到共和镇代冲村委会重残失能人员刘显辉家中。刘大哥今年43岁,因几年前出车祸导致肢体二级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他和12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孩子今年读小学六年级,他家整户2人享受农村低保每月1008元。
今年以来,牟定县民政局积极探索“物质+服务”救助新模式。广泛收集和听取乡镇、村(社区)、社会救助联席部门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团组织对改革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先后征求了7乡镇和19家县级部门的意见提交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由县政府办公室印发《牟定县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部门职责任务。
通过充分酝酿分析调研,选定了共和镇、江坡镇两个乡镇为改革创新试点乡镇。截至目前,全县共摸排失能半失能服务对象2725人,其中“一老”对象1634人、“一小”155人、“一残”255人、“一困”681人,细化了服务项目6类12项38种服务需求清单。
“他们经常来给我打扫卫生和洗衣服,我都这样了能有这待遇,真是想都不敢想。”刘大哥欣慰地说道。该县把刘大哥纳入“物质+服务”对象后,通过第三方承接服务主体,开展了服务帮扶,定期入户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物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生活照料的同时,还对其孩子进行“爱心爸妈”结对帮扶等、陪伴关爱。
该县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8项社会救助制度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8+1”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根据救助对象的困难程度和致贫原因划分为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全体居民三个“救助圈层”,分别给予相应的基本生活、专项社会、急难社会和慈善关爱救助。自“8+1”体系建立后,按照社会救助联席会议机制、困难群众救助联席机制、“一门受理、协同办理”3个机制要求,召开联席5次,共同研究制定部门配套文件12个、明确了19个部门38项任务清单。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聚焦特困人员所需所盼,以落实委托照料护理服务为重点,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效能和水平,织密困难群众生活保障网,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该县民政局副局长杨永聪说。统一制作了《牟定县社会救助“物质+服务”申请审批表》《服务需求调查表》《服务质量评估表》,对已开展服务对象“一人一档”建立档案396人。
截至目前,该县相关联席部门累计发放“物质类”救助资金共计3600多万元,惠及群众2万余人次;累计开展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类”项目活动30余项资金115多万元。惠及服务对象2000余人次,为推进救助服务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云南网通讯员 张芹洪 黑银亮 李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