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从“有粮”到“优粮”南华红土坡绘就农业发展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12日 14:17:27  来源: 云南网

  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礼社江流域,以典型的低热河谷气候、丰富的光热资源和显著的季风效应,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红土坡镇以国家河田改造专项支持项目为契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从“有粮”到“优粮”的跨越式发展,绘就了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图景。

  “我们今年试种了优质水稻品种‘云粳37号’,与农垦集团合作开展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稻谷产量逐年提升,目前种植面积突破190亩,亩产达600—700公斤。”水稻种植基地负责人周进春介绍道,“加工成大米后,每斤价格比普通水稻高出2元左右,种植收益显著。这个项目不仅为企业增效,也为农户增收,带动经济效益达120余万元。”

  通过引进农业企业和优质水稻品种,红土坡镇以“优质、高产、高效”为发展目标,积极探索优质稻米生产与产地销售相结合的新模式,推动一、三产业有机融合,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

  与此同时,红土坡镇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成立了礼社江幸福里社区,将周边劳动力资源进行科学整合,搭建群众家门口就业的平台。水稻种植基地一举促进了106名当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为企业发展和群众增收创造了双赢局面。

  在拓展市场方面,红土坡镇主动作为,创新营销模式,整合线上线下渠道,助力稻米销售打开新局面。线上,借助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平台,将红土坡镇的优质稻米推向全国市场;线下,利用农产品交易市场,通过灵活的零散售卖模式,触达更多本地消费群体。多元化的销售方式,为当地优质农产品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传统农业到优质农业,红土坡镇正在利用自身自然优势与政策支持,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未来,红土坡镇将持续推动优质农业发展,打造品牌化、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探索属于自己的农业发展“粮”方。

  这片低热河谷孕育的优质稻米,正从红土坡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百姓增收带来更多可能。

  云南网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杨楠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