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罗翠英:每件绣品都是一首诗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5日 17:25:02  来源: 七彩云端

  原标题:【沙桥“她”力量】省级非遗传承人罗翠英 每件绣品都是一首诗

  她是南华县沙桥镇唯一的火草麻布省级非遗传承人30年来从事火草麻布纺织刺绣工作如一日她偏爱彝绣,喜欢将各种美丽绚烂的花绣自己亲手纺织的火草麻布在火草麻布上彝绣,是她一生的追求……她就是火草麻布省级非遗传承人罗翠英

  罗翠英出生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沙桥镇石桥河村。石桥河村全村人口1617人均为彝族,成长在这里的罗翠英,从小深受彝绣文化影响和火草麻布传承技艺的熏陶,与火草麻布结下了不解之缘。

  罗翠英自幼热爱彝族文化,多年来,从事彝绣技艺传承、收集各种农耕文化物件以及火草麻布服饰等工作,目前共收集彝绣作品及农耕文化物件2000余件,家族承袭火草麻布纺织技艺,掌握火草麻布刺绣种植加工制作的全流程,1998年开始正式进入彝族刺绣行业,是南华有名的彝绣绣娘,经营一家火草麻布彝绣工坊

  她有比较齐全的火草麻布纺织和刺绣设备,有火草麻布纺织需要的专用织布机,织布机由织布架、织布网、梭子、绕线器、脚踏板等构成;有木架、纺轮、皮带、木槽、油碗、水碗、过线器、档线杆成套器具,有农耕文化陈列馆一间60余平方米展示成品。

  她有比较熟练的刺绣和火草麻布纺织技能,带动农村妇女发家致富。她刺绣技艺精湛,从火草种植到织布再到一件刺绣成品需要72道工艺,她熟练掌握每一道工艺技术细节。她有自己的火草种植基地10余亩,加工场地350平方米。为带动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她常年聘用麻布纺织织娘及彝绣绣娘9人,其中脱贫户2人,残疾人1人,年人均增加收入2万多元,带动周边绣娘30余人参与刺绣,支持了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效衔接。产品销往省内各专州,年产值30

  她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积极带头丰富彝族群众文化生活。利用火草纺织技艺传承平台,努力丰富彝族文化生活,组建打歌队110人,建立“彝族传承人十五....罗鲁哥培训群”,共拉进队伍43人,逢每年正月十二日、农历八月十五举办彝族文化交流会,邀请附近打歌队和商户来工坊助场交流,既丰富了彝族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商贸物资的交流,带动了群众增收。

  201910月,罗翠英被楚雄州人民政府评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火草纺织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2020613日,在2020年云南省“文化和自然资源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中,表现突出,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发了荣誉证书。202012月,《火草纺织》展品入选第十四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在非遗展区展出,获优秀展位奖。20224月代表南华县到滇池会展中心参与彝族刺绣的展出,2024年,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火草纺织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过去的30年里,对罗翠英来说,是一段孤独而纠结的长途跋涉之旅,“坚持的过程是漫无目的而且心酸痛苦的”。她生活在农村,在村里人眼里,罗翠英就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家里人认为,农村妇女就应该操持家务带孩子,那时的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要纺织火草麻布、设计图案她也迷茫过,曾想过放弃,但一看到织布机及心爱的彝绣作品,她又坚持下来,这一坚持就是30年,她每天除了家里的一些农活外,就是上山采火草、纺织、设计图案、刺绣……“希望我的作品可以一眼就看出,这是女性的作品”,她说。“手的艺术、火的历练”是罗翠英对自己作品的定义。(白莉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