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要闻 >> 正文
楚雄干热河谷涌动“热”经济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7日 16:31:49  来源: 云南网

  从绿汁江到一街河,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双柏县干热河谷地带,一幅幅产业振兴的“热区图景”正在徐徐展开。葡萄、柑橘、玫瑰花在炽热阳光下逐渐成熟,串联起“家门口增收”的幸福图景,也激活了干热河谷的产业价值、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

  在双柏县大麦地镇仁和街的种植基地,一串串紫红的大粒无核葡萄挂满枝头,糖度高达21.5,脆甜多汁的果实远销长三角市场。“我们去年1月去元谋‘取经‘’,改种大粒无核葡萄,现在亩产超2.5吨,收购价高达每公斤48元,9亩地产值能超120万元。”基地负责人廖学章介绍,精准转型让产业价值翻倍,也为卧马都村30多位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务工机会,工资日结、收益稳定。

  不仅是葡萄,大麦地镇的“坡地经济”也在蓬勃生长。峨足村顶告母山头1.5亩金边玫瑰盛开如海,61岁的杨会香和老伴分工合作,将花朵制成干花出售,每天收入可达数百元。“坡地排水好、昼夜温差大”,过去被忽视的自然条件,如今却是“最适配”的种植优势。在绿汁江沿岸,不同区位条件衍生出姜柄瓜、小米椒、葫芦、魔芋等多样化种植格局,农户依据劳动力、地形、特长灵活选种,“小地块”拼出了一幅丰收“产业地图”。

  而在南华县罗武庄乡,一街河流域曾是石漠化严重的“生态伤疤”,如今已蝶变为26公里的“果蔬产业示范带”。柑橘、香水柠檬、阳光玫瑰葡萄串起树密鲊、阿脑、羊歇地等7个村庄,形成“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鞋”的立体农业格局。祭龙山合作社的智能温室中,水肥一体化和控梢促花技术推动阳光玫瑰提前上市,农户李之洪介绍:“用了新技术,今年阳光玫瑰的产量稳、品质好。”

  科技赋能让“种得好”更有保障,现代农业理念让“卖得好”成为可能。在阿脑村柑橘分选中心,光电分选线将果实按糖度、果径精准分级,一箱绿色食品认证柑橘能卖到68元。依托冷链物流,果品直供上海、广州等地商超。柑橘、葡萄采摘节与彝族火把节交织形成农旅融合热潮,每年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幸福新村的民宿、生态步道与制茶体验,让“果园”变“乐园”。

  干热河谷,一度被视为制约发展的“自然短板”,如今在“生态+产业+科技+文旅”协同发展中,正在释放“热区红利”。以果蔬、花卉、水果为代表的特色农业,不再是“各自为战”的小打小闹,而是构建起冷链仓储、电商对接、集散交易、文旅体验等产业体系的新引擎,成为群众生活改善的生动注脚。

  从罗武庄乡到双柏县大麦地镇,干热河谷的“热度”正向着群众增收、产业升级、生态修复的多赢方向不断升温,绘就出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振兴画卷。

  云南网记者 段晓宇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