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楚雄频道 >> 头图 >> 正文
高峰乡:巧手绣出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9日 10:28:38  来源: 云南网-楚雄日报

原标题:高峰乡:巧手绣出致富路

走进禄丰市高峰乡普华珍彝绣非遗工坊内,20多名绣娘正全神贯注地绣制着传统彝族服饰。彝绣工坊内的飞针走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与发扬,更铺就了一条让绣娘在“家门口”实现致富的道路。

由省级非遗刺绣传承人普华珍创办的普华珍彝绣工坊,历经十载深耕,已从最初的家庭手工作坊,发展为集非遗传承、技能培训、市场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

目前,普华珍彝绣工坊为17人提供了长期稳定就业岗位,带动80余名绣娘就业,助力15人脱贫。高峰乡彝绣文化产业活力迸发,全乡现有彝绣企业2家、绣坊1家,绣娘278人,生产销售彝绣文创产品年收入达460余万元。高峰乡彝绣文化产业正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转型,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彝绣工坊的落地,不仅是经济账,更是民生账。工坊推行“免费培训+弹性工作”的机制,绣娘可根据农忙、育儿等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工作时间,为当地妇女提供了便利的“家门口”就业机会。对于无法坐班的绣娘,工坊提供了计件制居家工作模式,真正实现了“就业在村头、增收有奔头”的美好愿景。绣娘李秀美感慨道:“在这里工作,既能接送孩子、照顾老人,又能靠自己的手艺增加收入。”

2024年,高峰乡联合市妇联、市人社局举办彝绣技能提升示范培训班,邀请专业设计师授课。60余名绣娘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方式,掌握了绣品设计、色彩搭配等技能,还拓展了产品创新、直播带货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后,绣娘们人均月增收超400元。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培训+订单”模式激活了高峰乡的就业潜力,让更多妇女享受到“家门口”的工作便利,真正做到“挣钱”与“顾家”两不误。

一针一线绣出幸福生活,一梭一织织就振兴蓝图。高峰乡彝绣务工车间不仅是经济实体,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乡村振兴的密码。未来,随着更多政策支持,这片土地上的“指尖经济”将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张志洁 罗乾山)

责任编辑:杨子双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