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受强降雨天气影响,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境内河流、坝塘水位普遍上涨,山体含水量急剧增加,洪涝、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风险显著上升。面对严峻的汛情形势,南华县闻“汛”而动、快速响应,全面构建“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群防群治”全链条防控体系,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走进南华县应急管理局,24小时实时在线的“智慧应急综合指挥平台”正在高效运转。河道水位、地质灾害点、数字气象预警等数据在平台上一目了然,工作人员通过云监控系统,全天候紧盯汛情变化。
“6月21日全县降雨量大范围增加,我们在系统中实时监测到龙川镇徐营村委会的降雨量接近警戒值,立即开展叫应提醒,并通过应急广播、村级微信群等渠道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南华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李宏洲介绍。
据统计,6月21日08时至23日8时,南华县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平均降雨量达93.8毫米。期间,该县通过智慧平台发布“1262”精细化预报7期、暴雨预警7期、冰雹橙色预警1期、雷电黄色预警1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1期,点对点高级别叫应20人次,调度10个乡镇应对突发汛情。
在沙桥镇石星村,防汛应急广播每天准时响起,村民黄朝相说:“不仅广播在提醒,镇上和村里的工作人员还到家里教我们防汛避险办法。”“我们通过微信群发布天气预警,提醒村民及时避险,对留守老人、儿童等群体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沙桥镇副镇长孔思元说。
此次强降雨期间,南华县共组织干部职工2000余人、组建“党员突击队”128支,对河道、水库、隐患点等开展“拉网式+滚动式”排查。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69个,走访群众614户2575人,帮助162户557人落实避险措施。南华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巡坝查险、转移安置、设置警戒、清理障碍,累计出动干部职工1033人、救援队伍20支开展抢险救灾。
针对道路塌方等险情,全县调动各类工程机械33台次,清理塌方6400余立方米,设置警示标志36处,有效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南华县还组建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奔赴一线开展田间排水作业,派出农业技术小分队指导农户开展灾后田管,尽最大努力减轻农户损失。
“强降雨既是对防灾减灾体系的‘压力测试’,也是提升应急能力的实战检验。”李宏洲表示,南华县将持续聚焦“防、避、救”关键环节,强化监测预警,动态排查隐患,实时完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云南网记者 段晓宇 通讯员 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