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协议签订后,信访人熊某和张某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困扰他们半年之久的心事也终于可以放下,熊某高兴地说:“衷心感谢信访局领导和工作人员!在这场纠纷调解中,你们耐心倾听、积极协调,凭借专业能力与不懈努力,推动双方达成和解。这份担当与付出,切实维护了我们的合法权益,再次向你们致以诚挚谢意!”
据了解,熊某、贺某、张某等5人因共同设立及经营混凝土公司产生纠纷,熊某、贺某在网上反映了诉求。接到信访件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信访局迅速组织自然资源、住建、工信、司法等部门到工业园区调查核实,走访涉事企业,与信访人、腾跃公司负责人等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认真倾听各方诉求。联合县政务服务局对腾跃公司和湘楚公司登记注册办理过程进行系统复盘,通过查阅档案资料、核对办事流程、分析关键环节,全面了解纠纷的背景和原因,寻找矛盾纠纷根源,分析矛盾纠纷难点。同时将相关工作情况反馈给当事人,让信访人清楚了解事情的进展和处理方向,消除信访人的疑虑和不安。
该信访问题属于县内招商引资入驻企业股东之间及股东与其他公司之间的关联纠纷案件,登记事项及法律纠纷事项较繁杂,如通过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双方均需付出较多人力物力尚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找准症结所在后,县信访局、县司法局协调联动采用人民调解方式化解信访问题,启动人民调解涉企纠纷“绿色通道”,指派专职调解员联合律师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约谈当事人,及时完成案情梳理、证据固定及争议焦点归纳,确保调解工作靶向发力。调解过程中,始终坚持“法律底线+商业共赢”原则,针对双方需求制定调解方案,避免“一刀切”僵化处理,整合律师、调解等资源,构建“调解+普法”全链条服务机制;针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引导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并附加履约担保条款,平衡利益诉求,仅用5个工作日就促成双方签订了调解协议书,实现“案结事了、互利共赢”,有效避免了诉讼对企业经营造成负面影响。调解成功后,积极引导双方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确保达成调解协议履行保障。此次调解为企业节省诉讼费、律师费等各项费用共计22050元,并成功化解潜在信用风险。
近年来,南华县本着“能调则调、应调尽调”的原则,全力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优化营商环境贡献力量。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下步,南华县将坚持信访工作法治化,持续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信访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以更专业的服务和更高效的解纷机制,提高信访工作质效,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助力打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云南网通讯员 胡登凤 罗永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