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楚雄市:“15分钟幸福圈”绘就基层善治新画卷
楚雄市始终以“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为标尺,精心编织覆盖全域的“15分钟党群服务圈”,打通基层治理和服务群众两端,把阵地建在群众身边、把服务送到群众眼前、把民心聚在群众心里,走出了一条有温度、有速度、有力度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走进鹿城街道西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优美的环境、温馨的大厅、贴心的服务……没有传统式的柜台间隔,换上了温馨的洽谈圆桌,亲民化布局让服务阵地变成“居民会客厅”。
“原来我们办事要跑好多地方,不方便,现在来党群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相当方便,工作人员也很热情。”社区居民罗云良十分满意地告诉记者,大家闲暇之余都会到党群服务中心走走看看、聊聊天,在这里可以看书、做理疗,还可以理发,提供很多方便群众的服务。
为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适应基层治理多元化需要,社区通过建设“楚雄微智理”平台,进行片区化、网格化管理,居民星级化分类,“一户一单”制定服务清单,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端一键上报问题、预约办事、提出建议,实现“问题发现—及时上报—快速处置—反馈跟踪”全流程闭环,从而提高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我们将依托‘楚雄微智理’平台,‘建、管、用’,赋能社区基层网格精细化、精准化服务,为居民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西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玲说。
如何让优质资源近在咫尺,服务群众“面对面、零距离”?鹿城街道米市街社区给出了答案——把服务下沉到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商圈一线,在西门古城商圈建立党群服务站,设置前出办公综合服务岗,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推荐、接诉接访等便民服务,并配备了微波炉、医药箱、无线网络等设备,提供大众读物,让企业、居民、商户“逛逛街就能把事办了”。
社区居民张朝珍深有感触地说:“党群服务站建立以后,真的方便多了。下雨,可以借把伞打回去;口渴了,也可以进来倒杯水喝,服务态度确实好。”
随着西门古城商圈和昆百大楚悦广场的繁荣发展,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保洁阿姨群体人数增多,针对商圈夜晚人流量更多更集中的实际,社区提供延时志愿服务,每天进站歇脚、接水、休息的居民源源不断,一个月时间就服务2000余人次,深受广大居民欢迎。
“党群服务站虽小,但依然可以推进‘大服务’。”米市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锡花表示,将进一步做实做细商圈周边新就业群体、居民、游客及商户的前出服务工作,以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暖心的举措、更加高效的治理,把党群服务站建成大家喜欢来、经常来、来了还想来的“邻里之家”。
从办公场所到“温馨港湾”的转变,实质是把服务下沉到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商圈一线。目前,楚雄市以深入实施“强州府”行动为统揽,以承接城市基层党建“书记领办”项目为契机,通过新建、整合、协调纳入的“三个一批”模式,建设党群服务站点114个。所有站点均按照“10+X”标准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服务,并同步搭建了“楚雄微智理”平台,集成12大板块20余项功能,2万处二维码实现“扫码即报”,2.7万个微网格实时联动,问题解决率达94.3%。线上平台、线下站点联动的同时,全面推行前出办公,积极开展“创熟”活动,让服务阵地既接地气又通民意,真正“活”在群众身边。
“下一步,楚雄市将依托各类服务阵地,常态化开展好各类‘创熟’活动,引导居民主动加入治理服务,让党群服务圈既有服务精度,更有人情温度。”楚雄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何佳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