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楚雄州“一绣一花”绽放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
11月18日至19日,第三届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楚雄州作为云南省代表之一,携“楚雄彝绣”与“姚安花卉工”两大特色劳务品牌亮相全国舞台,通过成果展示、技艺展演和现场推介,向与会嘉宾全景展现了劳务品牌建设促进就业增收、助推产业发展的“楚雄实践”。

本次大会以“协作促就业 匠心树品牌”为主题,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等部委联合举办。楚雄州作为云南省代表,深度参与大会核心环节:在劳务品牌成果展云南特装展区,通过图文视频、实物陈列、绣娘现场展演等形式,系统展示32个“楚字号”劳务品牌建设成效,重点推介“楚雄彝绣”精品文创与“姚安花卉工”标准化鲜切花产品;在云南馆节目展演中,两大品牌通过文艺表演生动呈现文化内涵;在直播带货现场,实现品牌展示与市场对接双向赋能,吸引众多参会代表驻足观摩。
千年彝绣,绣出6万绣娘致富路。“楚雄彝绣”劳务品牌承载1700余年国家级非遗技艺,构建全国首个彝绣技能评价标准,实现“绣品变商品、绣片变名片、秀场变市场”三大转变。培育以丁兰英等为代表的一批技艺传承人,带动6万余名绣娘人均年增收2万元至4万元。其中,2000余名残障人士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产值10亿元、增加值2.75亿元。楚雄彝绣成功亮相上海、米兰等时装周,签约多个国内外项目。2024年获全国劳务品牌,2025年借“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在全国、全球展示品牌,让千年技艺成为促就业助产业的“金钥匙”。
姚安花卉,种出2.4万花农新生活。“姚安花卉工”劳务品牌抢抓花卉产业发展机遇,创新“政府投建、企业运营、农户参与”三产融合机制,建成省级创业园2个,花卉种植面积达2.1万亩,年产鲜切花10亿枝,鲜切花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二,综合产值18亿元。总投资6.94亿元的姚安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投入运营,推行“企业订单+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全产业链模式,培育6000余名持证花农,吸纳就业2.4万人,年人均收入4万元。花拍交易拓展到上海、浙江等地市场,以“好花好价、好花好卖”实践推动姚安花卉从田间走向高端市场。2023年获省级劳务品牌,成为促农增收、就地就近就业新标杆。
多元格局,打造品牌培育长效机制。楚雄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建立“一个品牌、一套班子、一系列政策、一抓到底”工作体系,32个劳务品牌累计带动就业58.4万人,培育技能人才21.74万人,劳务品牌经济规模达203.87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的10.9%。其中,“南华菌工”打造全链条人才体系,3.6万名菌工人均年增收8000至20000元,交易额28.2亿元,劳务收入4.5亿元,撬动菌餐饮及旅游综合产值突破30亿元,真正实现“山珍”变成“富民宝”。“楚雄护工”以巧媳妇行业龙头企业带动、楚雄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为纽带,联合州内42户家政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的“1+1+N”模式,将零散护工整合为多业态的专业队伍,带动1.2万人就业,服务家庭8万户次,满意度98.6%,有效解决“一老一小”民生问题,成为彝乡妇女增收致富的“就业娘家”。
楚雄州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全面展示劳务品牌建设成果,与全国同行深入交流经验,进一步推动品牌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下一步,楚雄州将持续提升劳务品牌质量,健全信息服务、技能提升、权益保障体系,扩大“楚字号”品牌影响力,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持久动能,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劳务品牌新样板。(冯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