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乡村振兴看武定】武定县猫街镇:林下魔芋生金 撑起群众增收“半边天”
立冬过后,武定县猫街镇麦地冲村的林间地头仍一派繁忙景象。村民李庆华夫妻正忙着挖掘魔芋,饱满的球茎铺展在林地间,等候主人来捡拾。如今,这项由村民带头探索的林下产业,已从最初的10亩试种发展到400余亩规模,覆盖3个村民小组100余户农户,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富民支柱”产业。

四年前,李庆华种植的上百亩核桃虽获丰收,却遭遇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困境。家中老人的赡养费用、子女的就学开支,让无法外出务工的他犯了难。转机源自同村“土专家”毕开亮——这位已摸索林下魔芋种植四五年的村民,虽种植规模不大,但凭借稳定的市场行情,每年能增收近2万元。看到希望的李庆华主动上门求教,毕开亮毫无保留地分享了整地起垄、优选种芋及管护等实操经验。

依托自家丰富的林地资源,再加上毕开亮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李庆华大胆投入5亩魔芋种试种。尽管首年产量不高,但可观的市场收益让他坚定了继续种植的信心。到了第二年,在技术提升、气候适配和市场利好的多重助力下,他的魔芋种植实现“回本增收”。这一消息迅速在村里传开,周边农户纷纷向毕开亮、李庆华请教,种植规模从5亩、10亩到15亩的农户逐年增多,林下魔芋产业在麦地冲村悄然兴起。

“今年种了15亩,受雨水偏多影响,亩产虽不及往年,但达标商品芋每亩能有400公斤左右。按当前每公斤6元的收购价算,今年光魔芋收入就能有3万元左右。”李庆华算了一笔增收账,言语间满是憧憬。

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村“两委”的精准引导。“近两年,我们把魔芋种植技术推广纳入党员主题党日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带头学技术、带头搞种植,把这个产业辐射到更多村组。”麦地冲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生光介绍,村“两委”敏锐捕捉到林下魔芋产业潜力后,通过党建引领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推动魔芋种植从“散户自发”向“有组织发展”转变。目前,羊圈坡、松老山、新村3个村的农户,已通过发展林下魔芋种植实现稳定增收,证明了林下魔芋种植已经成为当地最具活力的增收渠道。

“下一步,我们要让11个村民小组有林地条件的农户都种上魔芋!”李生光表示,村里正以党员模范带头为抓手,计划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规范种植标准,推动魔芋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从最初的试种探索到如今的规模推广,麦地冲村的林下魔芋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的林地资源,更蹚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增收之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可借鉴的林下经济发展“猫街样本”。(黎晓美 李垚)


